作家王浩一談退休|鈴木一朗、費德勒退休前的心境和退休生活規劃
來說說傳奇的51號鈴木一朗的退休。這位日本二十五年來最具代表性的運動員,保有許多金氏紀錄,包含大聯盟... 閱讀更多
吳挺鋒專欄|寫給2021年的變老備忘錄
告別2020,踏進2021年,新舊交替之際,不妨沉澱來時路,樹立願景,寫下如何讓自己變得更老與更好的... 閱讀更多
日本老年醫學專家大塚宣夫:洗澡不用天天洗,沒有人會因為不洗澡而喪命
實際上,若是洗澡洗得太頻繁,或是過度使用肥皂和毛巾擦拭,可能會導致各種皮膚症狀。從這一點來說,如果是... 閱讀更多
人物專訪 | 王偉忠:我們都沒有老過,一起學習慢慢變老
王偉忠,台灣電視製作人代名詞,1957年出生的他,年齡已跨越六十歲,透過舞台劇《明星養老院》傳達及探... 閱讀更多
【人生電影院】從《陪你玩最大》談友誼
《陪你玩最大》從兩個兒時好友談起:亞瑟,靦腆不善表達;凱薩,充滿放蕩不羈的痞味。兩個人看起來個性南轅... 閱讀更多
朱全斌專欄|懷念的市井叫賣聲
不過,最能引起我興趣的是各種食物的叫賣聲。在白天,我會聽見用繩子拽的銅鈴聲,叮叮噹噹地就代表著賣醬瓜... 閱讀更多
人生學校 | 吳炫三用「天天」繪出人生智慧
總以為畫家創作時需要看靈感、心情,吳炫三卻把作畫如日常飲食般,天天畫,而且這個習慣從高中至今未曾中斷... 閱讀更多
如何設計下半場人生?「台灣樂齡學習之母」魏惠娟:第一「要改變」(上)
退休以後平均至少還有二十至二十五年的壽命,這多出來的時間如果能好好規劃,仍有許多潛能可以發揮,繼續對... 閱讀更多
Anke 人物|風潮音樂創辦人楊錦聰:我現在的狀態比四十歲更好、更健康,希望八十歲能走上伸展台!
五十八歲,人生第一次站上了衝浪板;同年,完成了人生第一場鐵人三項比賽;五十九歲,開始接觸拳擊,成為教... 閱讀更多
李偉文:熟齡更需要學習安慰朋友的方法
專家告訴我們,對於身處痛苦中心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期待就是知道有人理解他的痛苦,生理上的痛苦或許可以靠...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