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更容易誤踩油門?從交通數據看高齡駕駛真相
老年駕駛頻頻引發交通事故已經成了社會的一大問題。在2020年日本的交通死亡事故中,老年肇事者的占比高... 閱讀更多
AI可以杜絕孤獨死?3個條件看懂科技如何預防老年孤獨
在AI高度發展的社會中,晚年孤獨和孤獨死現象都將不復存在。隨著新技術的問世,有了可穿戴設備、IOT(... 閱讀更多
【台灣口腔照護協會專欄】牙科不再只是診療椅上的事:口腔照護於在宅醫療中的關鍵角色
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關係密切,口腔居家醫療(dental home care)為在宅醫療中的一環,指由... 閱讀更多
「伯公照護站」青年志工招募即日啟動 共下作伴,青銀共融尞起來!
客委會自106年開始推辦「伯公照護站」,青年志工招募,即日起正式開跑,歡迎全國年滿18歲至35歲(出... 閱讀更多
【陳乃菁專欄】為獨居者也能生活的失智友善社區提早做準備
做為神經內科醫師又主治失智症,對於「失智友善社區」這個口號自然不陌生,這個口號的出現與我們社會越來越... 閱讀更多
【潘熙明專欄】守護銀髮族腸胃健康與疾病照護
身為高齡族群照護與急診醫療的第一線工作者,腸胃道疾病對長者健康的威脅實不容小覷。以個人多年臨床經驗統... 閱讀更多
【賴香芸專欄】聽歌,是一場內在與外在的對話
研究顯示,熟悉的音樂能喚起自傳式記憶,並活化與自我認同有關的大腦區域。因此,一首歌所觸發的,往往不只... 閱讀更多
【潘熙明專欄】智慧照護新時代 AI重塑機構照顧品質與人力配置
隨著台灣老年人口突破20%,長照機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照護人力短缺、服務需求多元化,以及長者尊嚴... 閱讀更多
《來吧!親愛的》全能家庭藝術共融計畫現場紀實|第一堂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全球失智人口將在2050年達1.5億,藝術已成為各國發展「非藥物性照... 閱讀更多
【台灣護理學會專欄】失智家庭一路相伴 NICE照護模式協助尊嚴老化
光田醫院神經內科設立之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推動創新服務-失智症NICE照護模式協助失智個案有尊嚴老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