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年理想家屋 | 在原有街廓擴建的三代同堂宅
建築師自個兒興建並居住的三代同堂屋宅之中,最必須的是—隱私與彈性:以物理手法排除噪音、汙染、光線與通... 閱讀更多
讓失智長者可以自主逛街、購物的荷蘭失智村
把癡呆老人鎖在冰冷的醫院(家)裡或用特定的探視時間與時間預先安排好的藥物和膳食,希望將是過去的事。根... 閱讀更多
銀髮桌遊可活化腦力與人際互動
玩桌遊頭腦需要動一動、想一想,如此也可以活化大腦。在活動室裡有一副以瑞士風景名勝為主的配對益智遊戲,... 閱讀更多
紀金山 狂想教授的貨櫃屋與好好行動
紀金山,好好聚落創辦人,開創老後生活想像的可能。預計在2019年底,在好好聚落旁建造一棟六層樓高的銀... 閱讀更多
洪蘭:哈佛75年研究印證人生操之在己
《幸福老年的祕密》是重新分析1938到2013這75年間搜集的資料,訪談了現在還活著的九十幾歲老人,... 閱讀更多
從傅達仁看安樂死:這其實不鼓勵死亡,而是為生命找到不必死的可能
過去的十年,透過安樂死機構的結束生命的人數逐年增長,在瑞士成長了四倍,2015年公布的數據為999人... 閱讀更多
生命結束前,心中願望真可實現?荷蘭公益這樣做!
荷蘭民間慈善單位提供「救護車許願工程 Stichting Ambulance Wens Nederl... 閱讀更多
安樂死昂貴代價細藏著法律、金錢與人權爭議
昂貴的死亡代價,是安樂死不爭的事實,當中牽涉的法律與金錢問題有待釐清。台灣名人傅達仁先生來瑞士的消息... 閱讀更多
《郵報:密戰》回味報業盛景憶初心
看著電影難免使人想,在大量訊息流通的今天,假新聞充斥,難以把關,行車紀錄器成了最方便的消息來源,新聞... 閱讀更多
是照護機構?還是社區營造?日本葵照護的信賴魔法
發佈日期 2018-06-02 翻開一本書,讀在前頭的總是那帶有「引薦」性質的序文,年輕時,總以為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