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照顧者都是到家人已經不能走路、甚至完全不會動時才開始考慮輔具。然而,及早開始使用合適的輔具,不但可減緩照顧負擔,也可避免很多的意外。讓我們來看看可及早使用、以安全防護為目標的輔具。
如果長輩大部分時間可以自我照顧、最擔心的是意外跌倒受傷的話,住家可以考慮使用:
扶手:床邊容易意外跌倒,可使用床邊扶手、或是直接改換成有扶手的電動床,並可以在床旁或整間臥室鋪設具有吸震效果的地墊或地板,減少跌倒後的傷害。
求救鈴:擔心半夜不慎跌倒需要呼救,可在床邊及廁所等容易跌倒空間,在靠近地面處設置求救鈴。可使用大賣場販售的無線門鈴,也可選擇需要施工的專業求救鈴。要注意無線門鈴通常非插電式,需定期更換電池。

無線門鈴通常非插電式,需定期更換電池。(圖片來源/freepik)
如果長輩行走能力尚可,但因為失智症等認知相關疾病影響,容易產生遊走/走失:
偵測出門的設備:在家防失智症長輩偷溜出門。用開門警報器或開門迎賓器,在門被打開時及時提醒。
偵測長輩位置的設備:一般最常見的定位方式是使用個人衛星定位器,若未佩戴出門,則無法進行定位。因此市面上有多種造型的個人衛星定位器,如手錶型、掛飾型等配合長輩生活習慣。另外建議搭配申請防走失手鍊,讓路人可以協助通報。
防止大門被輕易開啟:需同時考慮發生災難大門應設計可輕易開啟逃難,例如:
① 大門重新塗裝成看起來與旁邊牆面一樣,降低失智症長輩找到大門機會。
② 大門前方安裝水平扶手,並裝上掀式暗扣,一般人進出只需要把暗扣按開就可將扶手上掀,但長輩要打開比較困難 。
大家可以多觀察家中長輩生活上是否已經有困難,進而可以找到適合的輔具來協助。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作者張詠家為明曜醫療儀器有限公司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