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國的美食界有個新聞炒得很兇,原因是有些奪星的主廚打算退星,不繼續接受每年秘密造訪的米其林評審。因為這些主廚想要回到追求美食的本心,把每天的生活重心放在廚藝上,而不是拿來追星。而台灣的美食界有個大新聞,也就是米其林主廚江振誠打算回台貢獻自己所學,幫助台灣提升美食教育的層次。
其實,回到江振誠一直提及的「初心」二字。我相信,每一位餐飲從業人員都有屬於自己的初心。這個初心,最後會因為整個環境面對美食的態度而改變。比如,大家在吃一碗麵時,不是用心去品味麵條的質感,包括麵香彈性等,不是去感受湯的真滋味,其中是用了多少好料去熬煮出來的,還有配料是否跟麵食搭襯?
我們知道日本拉麵,所有職人為了顧好拉麵的湯頭,都要以「一生懸命」的態度,每天戰戰兢兢地去料理那一大鍋湯頭。如此注重與講究的精神下,拉麵才能成為一種跨向國際且代表日本的食物。法國菜也因為講究,並且影響了許多西方菜系,進而成為世界遺產的一項,美食可以成為顯學,也是這些年的事。
而在美食已經成了世界顯學的潮流下,台灣人有好好看待美食嗎?完全沒有。充其量,只是多了很多介紹各處美食的人,跟多了很多想開餐廳的人。一樣的食物,卻沒有因為美食的評議跟較勁,而變成百家爭鳴,或者是讓更多人想在這樣的食物上面下足功夫,甚至讓國際人士來台灣,必定要嚐嚐這樣遠近馳名的食物。
比如說,日本拉麵,怎麼說,還是到日本當地品嚐最原汁原味。來台灣開海外分店的拉麵店,作工與麵體湯頭,完全無法跟日本當地比,因為用料之外,就是人製作的精神。所以,話題繞回來,還是回到人身上。民以「食」為天,如果你連自己每天出門後第一件事,都不是那麼講究,真得很難說是個熱愛美食的地方。
我仔細回想過,我吃過最少的食物,就是上班族每天排隊購買的早餐。那熱熱的煎檯上面躺著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半成品。舉凡蘿蔔糕、蛋餅、漢堡、炒麵,甚至是奶茶等用粉去泡出來的飲料,都是大多數上班族每天一早會吃進肚子裡的。我可以說那些都只是熱量,而不是真正好的營養,賣的人更不能說是真正做的人。
從事餐飲工作的人,本應該抱持著把好食物分享給別人的熱情態度,這個社會的美食環境才會有所改變。如果只是一昧的想賺錢,那真的還是去做別的事情,因為作餐飲實在是沒日沒夜的。早餐店,總是在別人還沒起床時就開始準備。賣宵夜的收好攤子,都快接近天亮了或甚至快到中午,而且是日復一日。
正因為需要日復一日的心力付出,何需要為了每年的一顆星,而每天擔心害怕,怕米其林的秘密客突然造訪。台灣的社會,還是有很多每天辛苦經營著餐廳或小吃攤的人,有的是自己的理想,有的則是從爸媽手中接下來的家業。無論如何,守住那一份已經流傳了好幾代的美味,才是他們令人動容的風采,也是法國米其林星級大廚想要退星的原因。這才是,美味守護者最重要的「初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