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十多年前,公公中風半身癱瘓,我們一家人措手不及。當時台灣剛開始實施長照,我們對資源不熟悉,只能趕緊申請外勞,由婆婆和外勞搭復康巴士,每週三次舟車勞頓地送公公到醫院來回復健。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時有一個制度化的「醫療+長照接軌計畫」,那段辛苦的時光或許可以少一點。
這集《創齡生活筆記》Podcast節目,邀請《創新照顧》雜誌封面故事的企劃編輯戴淨妍,聊聊這期他們深入採訪的主題——復健與復能的照顧協奏曲。
我們聊到令人感動和印象深刻的個案,在經過PAC復健與長照復能照護後,臥床的長輩能走出家門重拾攝影興趣、骨折的阿嬤圓了搭遊輪夢。
節目中我們談到的重點有:
什麼是「急性後期整合照顧PAC計畫」?
哪些疾病患者能在黃金期內重建身體功能?
復健與復能有何區別?要如何接得上、不斷線?
長照3.0如何補足現今復健與復能銜接的缺口?
有哪些單位已率先提供「從病床到生活」的完整支持?
這不只是醫療與長照的議題,更是我們每個人「未來可能會面對的日常」,值得你關心。
點擊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tkdt2d000301t28qyn9a90/platforms
Youtube也可收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CddQZBW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