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月娟 中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西元1989年,美國Rosenberg醫師首次提出肌少症是骨骼肌耗損的疾病,肌少症會造成老年人漸漸虛弱的狀況,將對全世界的老年族群造成嚴重威脅。肌少症的特徵是人體骨骼肌的質量與功能漸進性的流失,由於其機轉尚未完全為人所了解,因此診斷的判定準則就迥異。直到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認定肌少症是一種疾病,其國際疾病分類ICD碼為M62.84。
原發性肌少症純粹是老化過程引起,續發性肌少症則可能源自營養不良或全身性疾病,或年輕族群的不動生活型態。肌少症的持續時間少於6個月為急性肌少症,反之則為慢性肌少症。60歲-70歲與80歲以上的長者,其肌少症的罹患率分別為5-13%及11-50%。
肌少症與第二型糖尿病、肥胖有關,因為80%的葡萄糖是由骨骼肌自血中吸收,一旦肌肉質量下降,就會影響血糖的波動。肌少症性肥胖則是肌肉內有過度的脂肪澱積,導致肌肉強度與活動性減少。
根據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AWGS)在2019年公告的指引,肌少症風險評估的準則如下:
(一) 低肌肉強度(low muscle strength) :做手部握力測試,手持握力計,可測量慣用手,或兩手皆測,測2-3次,取其平均值。男性握力少於28公斤,女性少於18公斤。
(二) 體能變差(low physical performance) :執行六公尺步行測試,每秒少於一公尺。
(三) 簡易體能狀況量表(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 SPPB)
簡易體能狀況量表的評估項目有平衡、走路速度、與下肢肌力(坐站)。這部分需請專業人員協助,一般民眾可以用五次坐站動作代替,若從椅子上站起到坐下五次所需時間大於或等於12秒,則有肌少症的風險。
(四) 體骨骼肌質量:以生物電阻分析法儀器測量人體四肢與軀幹骨骼肌肉量及所占百分率、瘦體組織量及百分率。肌肉量減少,男性≦7.0 kg/m2,女性≦5.7 kg/m2 。
更簡單的肌少症風險篩檢方式還有以下幾種:
(一) 量測小腿圍:男性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由於每個人的身材差異很大,而發展出手指圈腿的自我量測法,即用自己雙手的拇指與食指,圈住小腿最胖處,若圈住後手指跟小腿間有縫隙,就疑似肌少症。
(二) 肌少症風險自我檢測(SARC-F)
執行下列四項動作的困難程度,沒有困難0分,有困難1分,很難或無法完成2分。
- 拿起或搬動4.5公斤重的物品
- 走過一個房間的距離
- 從椅子或床上起身
- 走上10個臺階
- 過去一年中跌倒過的次數:沒有跌倒過0分,1到3次1分,4次或以上2分。
總計分數大於等於4分,即有肌少症的風險。
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也特別提出,只要出現低肌肉強度和體能變差,即可定義為「可能為肌少症者」。此特別適用於第一段健康照護或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促進,以早期介入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養成運動習慣或補充營養。人自出生即在邁向老化,健康老化是一個過程,盡早施行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肌少症的機率就越高。地球是圓的,不怕你慢,只怕你站,立刻起而行吧!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