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全基金會成立50周年,今(11/1)下午舉行洪建全基金會50周年暨董事長交接,以50周年紀錄片預告片揭開活動序幕,重溫基金會50年歷史與下一個50年的展望。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說:「我在基金會從事文化工作50年,留下許多痕跡。基金會傳承與發展要跟著時代前進,也要結合經營者的興趣。很感謝我的原生家庭和洪家大家庭,讓我把愛讀書、愛看書的興趣,發展出一個場面,讓愛讀書的樹,植栽一座文化森林。感謝許多好友與董事的幫助,讓基金會豐富起來。」
洪建全基金會由國際牌創辦人、前臺灣松下電器洪建全董事長創辦,本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於1971年設立。簡靜惠董事長以「播種、開創」心,開展洪建全基金會風格與型態,是臺灣第一個有長期規劃深耕教育文化的非營利組織,奠基在人文藝術傳統上,積極回應時代所需,有計劃地長期耕耘臺灣歷史、文學、音樂與藝術等領域,開創國內許多藝文盛事先河。洪建全基金會在1985年獲新聞局金鼎獎的「獎助出版事業及出版有功獎」,是創造臺灣社會和產業「原創文化」養分與動力的重要場域。
洪建全基金會第十八屆董事長,由現任臺灣松下電器董事長、IPEVO愛比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洪裕鈞接任。洪裕鈞董事長與洪建全基金會副董事長暨執行長張淑征,共同致贈簡靜惠董事長一座代表深植文化50年的「文化森林」,由50棵不銹鋼和黃銅小樹交錯座落於原木底座上,外型雅緻、寓意深遠。以此深具紀念意義的原創雕塑作品,感謝簡靜惠董事長50年來貢獻。
「HAX」 計畫傳承「文化播種」使命
洪建全基金會成立50年,始終秉持「文化播種」的使命。洪裕鈞董事長說:「雖然聽了無數次母親投入基金會的故事,仍非常感動。我跟著基金會一起長大,也是最大的受惠者。過去十年間一直在思考基金會下一個50年要往哪裡去。」
國際牌成立初期生產的收音機、電視機、唱片,和唱盤等,是文化的載具,將文化、音樂與文學傳遞給社會大眾,成為文化的開端。而基金會50年前,從出版《書評書目》到推動覓計畫,看到社會有需要求就投入,不斷進行典範轉移。洪裕鈞董事長說,未來將延續父親「雲和石」文章中的精神,結合文化藝術和產業。
洪裕鈞董事長強調,「文化創造產業」是基金會下一個50年的目標,除了文史哲藝講堂與大眾教育以外,持續推動前衛的思想與創作,並在社會中札根綿延與擴散,用創新的想法打造未來產業創新的活路。
作家暨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於記者會致詞時分享,他從青春期開始參與洪建全基金會50年,基金會每個發展歷程都對他的人生有所啟發。簡靜惠榮譽董事長衝撞社會的最前線,這位號稱「最會花錢的媳婦」用單純的心念,推動許多事情,都是當下臺灣發展階段所需,對社會啟蒙起了很大的作用。很開心見證基金會2.0的開始,洪裕鈞與張淑征有良好的教育與人文背景,對美學和設計有深厚的了解,及企業經營與國際聯結的經驗,可以更細緻、聰明地接續基金會「雲與石」的工作,期待基金會用更勇敢的想像,創造社會大眾共同前往的目標。
贊助藝術團體與創作
董事長洪裕鈞在記者會,宣布贊助雲門舞集、優人神鼓、火箭人實驗室、河床劇團,及鬼丘鬼鏟,共五個表演藝術團體,各新臺幣50萬元,藉此拋磚引玉,募更多資源協助藝術團體走過疫情衝擊。洪裕鈞董事長說:「一年多來,疫情影響藝術團體甚深,我們撥一些經費贊助藝術團體未來新的創作和發想。」雲門舞集葉芠芠執行總監、優人神鼓黃誌群音樂總監、火箭人實驗室張彥頡負責人、河床劇團葉素伶團長,以及鬼丘鬼鏟李奧森創辦人上台代表受贈。
基金會在1974年支持雲門舞集編曲與錄音,以雲門作為起點,長期贊助本土藝文創作者。贊助許常惠與史惟亮等音樂研究者進行民族音樂調查、研究、保存與出版。基金會1977發行並榮獲首屆金鼎獎─唱片類的《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唱片,也將於2022年推出復刻版。
2007年起,基金會透過「覓計畫」、「銅鐘藝術賞」、「問問題計畫」與「認養計畫」,支持贊助許家維、張碩尹、鄭先喻、李明學、石晉華等藝術家創作之經典作品,以及為基金會50周年特展之全新創作,將於2022年8月2日起至10月16日止,在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轉接器 × 當代藝術」特展展出。
洪建全基金會5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
專書出版記錄基金會50載
在榮譽董事長簡靜惠書寫的《植栽一座文化森林:洪建全基金會50年》中,書寫基金會半世紀來,透過教育、文化、藝術領域的扎根與耕耘,推進臺灣文化發展的歷程記錄,並特別企畫了她與黃春明、林懷民、詹宏志與楊照的深刻對談,描述洪建全基金會對他們在不同時期的關鍵性影響,有期許與前瞻。
副董事長暨執行長張淑征總策畫《洪觀時代:洪建全基金會50年》中英文雙語影像書,透過珍貴無價的歷史照片,重建基金會50年旅程所經歷的各個時代場景及事件,佐以文字為輔,真實呈現洪建全教基金會映照著當下時代精神所展現出來兼具廣度和深度的視野,同步推出「洪觀時代:洪建全基金會50年影像展」,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同步於基金會官網線上展出。
《書評書目》的典藏與重生
《書評書目》睽違40年將在網路再創經典,是基金會慶祝50周年,贈送臺灣文化界的禮物。基金會在1972年9月,創辦《書評書目雜誌》雙月刊,邀請隱地負責編務,把作家丶出版品,及各種類別的書分門別類,並介紹書及評論書,1979年榮獲新聞局金鼎獎雜誌類獎項。基金會授權聯合知識庫書評書目將100期《書評書目》數位化,設置「台灣文學知識庫—書評書目檢索系統」。
此外,作家楊照主持的新匯流文化基金會策畫,製作「書評書目網站TAIWAN REVIEW of Books」,於2021年11月線上復刊。11月6日下午2時,在基金會舉辦「我們都記得這個名字:書評書目」 座談會與線上同步直播,邀請須文蔚、陳芳明、楊照,與傅月庵,談《書評書目》對社會、當代書評,與閱讀推廣的意義與期許。
展開為期一年的50周年慶祝活動
基金會自即日起,推出為期一年的各項紀念活動,涵蓋出版、藝術、音樂、文學,及線上資料庫不同領域內容,向基金會各個時期里程碑致敬。基金會副董事長暨執行長張淑征說:「透過《植栽一座文化森林》與《洪觀時代》兩本書籍的出版,很幸運地重新了解基金會推動的事情。
《洪觀時代》為中英文出版,希望下一代與國外的讀者,也能知道基金會努力推動的事情。《書評書目》在50年間持續發揮效益,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更有整套收藏,值得驕傲。敏隆講堂也將推出『Young文學──國文起手式』新企畫,透過YouTube線上課程帶動青少年與中學生讀經典,培養文學素養。
張淑征執行長說,明年夏天將推出大型當代藝術特展「轉接器 × 當代藝術」,邀請基金會歷來資助的臺灣藝術家一起在當代藝術館策展。張淑征執行長強調,ADAPTER轉接器展覽內容由藝術家共同發想,沒有策展人更能讓藝術靈感發光,別具意義。
明年11月1日將發表基金會50周年紀錄片,由導演蔡弦剛拍攝,相當令人期待。「洪觀時代」洪建全基金會50年影像展,今年底於基金會展覽結束後,將在Google線上展出,請大家期待。
基金會將持續開創具指標性的人文藝術推廣與贊助模式、回饋社會,讓臺灣的文化更創新、前衛,具生命力。展望未來50年,洪建全基金會要讓前衛創作的力量滲透到社會中,使「原創文化」成為社會和產業的養分與動力,將簡靜惠董事長於基金會種下的知識樹,植栽一座文化森林。
各紀念活動資訊可關注「洪建全基金會」官網。
延伸閱讀
Anke 人物 | 85歲的斜槓創作頑童, 黃春明:我的頭腦每天都在吊單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