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百年來從來沒有過不和平的政權移交,但類似總統大選的亂象,也曾發生在美國電影之中,一樣戲劇化,而且竟也能與今日現實進行對照。
以《雨人 Rain Man》(1988)和《桃色風雲搖擺狗 Wag the Dog》(1997)著稱的名導巴瑞.李文森(Barry Levinson)曾有一部較少人知道的作品,名叫《風雲人物 Man of the Year》(2006)。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在片中飾演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政治脫口秀主持人湯姆.達布斯,此君向來以不帶政黨色彩的形象出聲針砭時政,廣受全美民眾歡迎。
有一天,一位觀眾建議他參選總統,呼聲很高有如燎原之勢,使得湯姆.達布斯不得不嚴肅考慮。最後他也決定以「攪局」的態度參加競選,非主流的問政風格果真引發了一些討論。不過畢竟兩大黨還是有固守的基本盤,像他這樣的喜劇主持人,終究沒有被當一回事。
沒想到開票日當天,作為第三候選人的湯姆.達布斯居然意外勝選,完全跌破民調預期。不過故事也才正要展開,原來他之所以能爆冷出線,是因為新採用的電子計票系統出現了差錯。承包商當然不願承認,試圖掩蓋證據。至於作為既得利益者的湯姆,若是知道又是否會道出真相?
雖然後半段帶有微微政治驚悚片的氣息,但整片趣味終究還是擺在湯姆.達布斯非典型的競選過程。他以擅長的脫口秀模式上陣,改寫過往生硬死板的辯論會,其妙語如珠使得其他候選人難以招架。其中他的一句台詞後來甚至比電影本身還有名,編導藉湯姆.達布斯之口說道:「政治人物就像尿布,需要常常被更換,其理由與尿布相同。(Politicians are a lot like diapers. They should be changed frequently, and for the same reason.)」
不過當我們從2016年川普的戲劇化勝選看到現在,其不按牌理出牌的狂人性情,並且極具煽動性的演說,便會發覺所謂真實的荒謬,有的時候反而還遠超過編劇家的想像。擺在川普旁邊,湯姆.達布斯都顯得枯燥無味了。不過卻也不能否認,身兼編導的巴瑞.李文森,早已預見美國民主制度、選舉制度的僵化,片中不少嬉笑怒罵都具有先見之明。
而另外一部經典之作,其實與總統大選無關,卻是對美式選舉剖析最為深刻的作品之一,連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都稱這是他最愛的政治電影。它是由亞歷山大.潘恩(Alexander Payne)執導的《風流教師霹靂妹 Election》(1999)。
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飾演的崔西是那種老師提問,鐵定第一個舉手的學生。她學業成績一流,積極進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申請上好的大學,包括競選學生會會長。這一年她幾乎篤定能選上,因為多半學生不像她一般熱衷校園事務。
但馬修.鮑德瑞克(Matthew Broderick)飾演的老師吉姆卻始終對崔西抱持偏見,甚至暗自運作一名學校的校隊明星保羅出來與之競選,後來沒想到連保羅的妹妹泰咪也出來參一腳。一下變成三名候選人,讓原本勝券在握的崔西備感壓力。
實際上最後結果應是崔西險勝,但負責監票的老師吉姆卻打算動手腳讓保羅獲勝。埋藏在這個故事後面,顯然關乎美國男性的厭女情節。許多男性就是沒來由地厭惡太具有野心的女性。當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後來被視為潛在競選者時,崔西的標籤便一直被加諸在她身上。
導演高明地安排瑞絲.薇斯朋費力地飾演一個惹人厭的女學生,卻讓向來具有觀眾緣的馬修.鮑德瑞克以本色形象飾演偽君子老師。但巧妙地是,許多觀眾(尤其男性)看完自然還是會認同老師多過女學生,但細究角色行為,明明真正帶有更多惡意的應該是老師才是。大多數人都落人了導演設下的陷阱。
性別的議論暫且不表,其實片中還藏了一個有趣的「彩蛋」。泰咪在劇中因故退選,但她在政見發表會提出來的「無政府宣言」,其實獲得了最多同學的認同。最後她的選票其實遠比崔西和保羅還多。回過頭來看今年拜登與川普的對決,共計有約1.5億個美國人投下了自己的選票,但沒投票的人其實也是比兩個人加起來的選票還要多出不少。
亞歷山大.潘恩說起故事確實是舉重若輕,他點出了其實所謂的民主選舉結果,甚至不能代表一半國人的心聲,但只因為這些人沒表態或者選擇以不表態來表態,就被視為不存在。更別說選舉人團制的設計,使得普選票較多的勝者還可能輸掉大選。經過川普一攪和,舊有的制度的確一一面臨檢視與考驗,再不認同他的人,也不可否認美國各個層面都已經走向僵化。透過上述兩部電影來看待美式選舉文化,可謂饒富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