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瓊瑤選擇在86歲結束自己的生命,引起社會討論,我個人覺得,瓊瑤在遺書裡透露的是對失能、病痛或孤獨、不得好死的恐懼,反映了當前社會在生死教育、心理支持和價值陪伴上的不足。
善終不僅僅是「如何離去」,更是「如何活著」。生命的尊嚴不僅在於選擇如何結束,更在於我們如何接受人生自然的規律,善待存在的每一刻,而不強行結束。
如果用搬家當比喻,當一個人心裡充滿孤獨憤怒痛苦,搬到哪裡都還是一樣,要先改變的是我們的心。要經營的是家庭的溝通,要了解的是保護我們的一些規定,而戲劇是一扇門,可以帶領人們進入生死議題的社會對話。
根據衛福部資料,2024年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的民眾僅占台灣成年人口的約1%,只有8萬人簽署。在2300萬人口中佔比不到0.3%。這顯示多數家庭在面對疾病、照顧和生死抉擇時仍處於資訊不足或溝通匱乏的狀態。許多家庭在生死關頭仍缺乏適當的資源與知識。
很可惜,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明明就在我們的身邊,卻被忽視或誤解。許多人、家庭不了解預立醫療決定可以帶來的幫助,於是對預立醫療諮商這件事缺少動力,覺得「談論死亡」是一種禁忌,或是「太早了」。但事實上,越早進行,越能讓愛沒有遺憾。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正式實施,是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醫療選擇的法律。病主法的核心精神,就是尊重每一位病人的意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健康和意識清楚時,和家人一起去做預立醫療諮商,和醫師、護理師、社工師…等一起討論,了解醫療上的五種臨床情境和四種選擇,事先表達自己的選擇,獲得家人的共識和支持。
簽署了預立醫療決定之後,有一天我們意識不清楚或無法開口表達時,面臨到五種臨床情境,醫療團隊和家人就可以遵照我們事先簽署的預立醫療決定來執行,自己的醫療自己做主,保障自己的善終,避免把決定的壓力丟給家人,讓家人陷入煩惱掙扎甚至爭吵。
透過戲劇作品《翩翩》和《生命之河2.0》,我嘗試將對生死的恐懼轉化為創造力,幫助人們更智慧地接受生命的有限,並找到面對挑戰的可能性。我們水面上與水面下團隊以「水面劇」作為一種溫柔的社會轉化工具,正在為大眾提供解惑與療癒的力量。
張嘉容導演編導戲劇作品《翩翩》和《生命之河2.0》,以「水面劇」作為一種溫柔的社會轉化工具,正在為大眾提供解惑與療癒的力量。(圖片來源/張嘉容)
歡迎各式生命教育演講、演出、戲劇療癒、企業合作、品牌支持,將這份關於愛與選擇的力量,傳遞給更多家庭、學校、職場與社會,讓愛流動。
2025 年張嘉容演講&課程邀約
http://user92028.psee.io/4vnrqp
2025年張嘉容水面劇成人戲劇療癒師資班
http://user92028.psee.io/4xhe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