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最不缺也最令人煩惱的,應該就屬擁有大把、似乎永遠用不完的時間。因此,如果能夠培養一個或數個可以「殺時間」的興趣,也才能讓自己在退休後,不至於「閒到發慌、發霉」。
像是在《別讓身體比妳老》這本書就曾提到,投入興趣通常需要花5 ~ 10 年後才能樂在其中,如果想要老年生活有重心、有樂趣,從中年就要開始培養。
該書引述專家的建議:
中年就應該培養五個以上的興趣,因為某些年輕時的興趣,如打球,老了之後可能無法繼續。而且,興趣多幾個,輪流從事也比較不容易「膩」。
當然啦,興趣之於人,並不見得一定是那麼需要嚴肅以對,「代表活著」的證據,還可能有積極正面的意義。例如《社畜中年》作者成毛真就認為,搞不好這興趣,未來也可能「翻轉人生」,有望成為創造事業的第二春。
至於培養興趣的另一個積極正面的意義就在於:有益預防失智。
日本老年及老年精神科醫師,也是日本失智症權威的今井幸充表示,專注於興趣之中對活化大腦細胞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刺激。而且興趣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也能讓人更有活力,為每天的生活帶來更多變化,不再一成不變。
根據許多失智症專家的說法,有益於預防失智症的興趣,至少有以下幾種:
(1)閱讀
日本的今井幸充醫師表示,在閱讀雜誌或報紙的時候,必須解讀文章裡的每一個字,並理解內容,讀完之後腦中還會思考應想像後續發展,所以可以刺激並活化大腦的許多部位。他更建議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朗讀」,還可以帶動嘴巴的動作、聽到自己的聲音,進一步刺激到更多大腦的部位。
(延伸閱讀:後青春繪本館|閱讀是最好的大腦體操!)
(2)各種遊戲
據說,各種遊戲之所以能預防失智症,是因為遊戲時必須不停「思考」。其中,又以兩人以上對戰遊戲的效果最好。從事這些遊戲時,不僅要思考自己的戰略,還必須同時留意與對方
之間的妳來我往,會運用到很多感官能力。而適度的緊張感也會提高集中力和對事物的熱情,遊戲中還會一邊和對方聊天,這些都有很大的益處。
(延伸閱讀:首支電競「高齡戰隊」:我們最大優勢,是年輕玩家太低估我們!)
(3)聽音樂或唱歌
日本的今井幸充醫師認為,聽音樂可以「緩和情緒」。失智症患者常合併出現猜疑、焦慮等情緒問題,如果對音樂並無特別喜好的人,可聽一些大自然的鳥叫蟲鳴音樂,緩和情緒;如果他們有喜愛的老歌,放些熟悉的老歌,可轉移注意力,放鬆開懷。音樂會幫助一個人從害怕、封閉到接受的過程,其實是腦細胞運用最多的時候。
(延伸閱讀:時代金曲點點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歌王歌后)
而在《陪他走更遠》這本書中,親自照顧自己失智父親多年的作者伊佳奇就特別提到了音樂治療,是失智症的非藥物治療其中一個方法。由於音樂可以減緩焦慮和壓力,放鬆身心,因此,一般認為可有效預防失智症。
當然,音樂治療包含了聆聽音樂、自己演唱或演奏樂器。但是,如果一般民眾想要達到較好的預防失智症效果,專家建議可以多嚐試「演唱」和「演奏樂器」這兩種,能夠活化大腦更多部位的音樂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荷蘭傳真|長照政策先驅國荷蘭長照新法寶:藝術)
(4)寫書法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書法可讓人在「知覺、認知、動作」進行協同合作,刺激及激活大腦的發展,提高空間視覺、運動協調和注意力,有助於減緩失智症的退化。
(延伸閱讀:健康長壽 寫書法也可以是一種有氧運動!)
(5) 舞蹈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神經科學教授Agnieszka Burzynska 就表示,大腦白質如同訊號通道,一旦退化,記憶與協調性都會變差。但學習舞蹈,則可幫助改善大腦白質的健康。
(延伸閱讀:荷蘭傳真|讓你爺奶扭一下~熟年限定迪斯可舞廳)
(6)素描
根據最新的一份大腦研究報告顯示,當人的注意力散漫之後,記憶力就會衰退。藉由素描來練習觀察力、養成深入觀察的習慣,就能提高注意力。此外該報告也指出,素描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立刻確認自己的觀察程度,也能預防健忘。既然素描練習可以鍛鍊大腦的各種功能,自然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延伸閱讀:Anke人物|55歲拿起畫筆,麗英喜獲三項人生大禮)
(7)拈花惹草
根據統計,在拈花惹草的過程中,植栽花草的顏色、釋放出的氣味、外在的質感等,都能有效刺激人體的感官,而且,可以消除疲勞和減輕壓力、鬆弛神經與控制情緒。在栽種植物的過程中,耕種者也需要做出不同程度的決策,例如花盆的大小、植物的顏色的配搭、澆水的份量、擺放位置、施肥份量等。
且在栽種過程中,也常會遇到困難,像是蟲害、植物凋謝、如何修剪枝葉等,這些都需要長者,透過大腦運用一些能力來解決困難,自然有助於強化及活化大腦。
(延伸閱讀:萌萌多肉植物你追上了嗎?療癒熟齡族的退休生活)
本文摘自:《空巢的勇氣:人生下半場的35個必修學分》
作者:李雪雯
出版社: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