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不同的介入方案,曾被用來幫助老人做決定,這些輔助作法都有不錯的效果。此外,在一些有追蹤的研究中,會發現老人還會持續使用那些輔助作法。
一、讓老人更容易了解選項:比方說字體放大、強調重要的訊息、搭配影片的說明。
二、讓老人更理解選項的意涵:附上示意圖,讓他們知道決策帶來的結果,會怎樣影響他們的生活。或是,清楚說明選項的風險及好處,以及替代選項的優缺點。不論是健康類的決策,或是財務相關的決策,研究上都發現,若老人對於要做決策的領域範疇有越多的了解,就能做出越好的決定。
三、讓老人重視決策的重要性:強調決策是重要的。
四、提升老人推理的能力:做決策非常仰賴邏輯推理,因此透過推理能力的提升,能根本的協助老人做出好的決定。
當然,有的時候,我們並沒有希望由老人自主做決定,而是希望引導老人有特定的選擇。比方說,在疫情時期,各國政府都希望老人可以施打疫苗,即便會有副作用,但是相較於確診的風險,打疫苗還是利大於弊的。在英國、臺灣,都用了知名老人打疫苗來做示範,並且在過程中,強調打疫苗是多麼輕鬆的一件事情。以英國的宣傳為例,有超過三分之二尚未施打疫苗的人,看完廣告後,表示會去接種疫苗。不過,這個數據不侷限於老人就是了。
開一個框:不要被誤導了
近年來幾次讓人跌破眼鏡的選舉結果,都被認為和老人的錯誤決策脫不了關係,像是英國的脫歐,或是二○一六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但是,這類的社會事件,其實並沒有什麼選項一定比較好。只是,媒體或是意見領袖,會認為某個選擇是比較好的。如果有人支持的不是那個選擇,就會認為他們的選擇是錯的。在實驗室中的決策研究,通常是用獲得分數或是金錢的多寡,來當作決策優劣的指標。雖然看起來相對中性,但是背後也可能有爭議。比方說,若沒有清楚告知參與者,他們的任務就是要獲得越多錢,那麼就不能認定獲得比較少錢的參與者,決策判斷的能力是比較差的。因為,有人可能就不喜歡錢,覺得獲得太多錢,感覺怪怪的。
該怎麼協助沒有決策能力的老人?
目前研究上的建議,是要盡可能將資訊清楚明瞭的呈現,以確保決策能力退化的老人,像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老人,可以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也可以透過共同決策,來避免這些老人做出對自己不利的決策。
除此之外,就是要限制這些老人做決策,或應該說是限制有人利用這些老人,做出對他們有利,而實際上對老人無利或有害的決策。在法律上,可以透過申請監護宣告,來避免沒有決策能力的老人,做出不好的決策。在司法院的網站上明載:
對於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者,法院得依聲請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此時該受監護宣告之人成為無行為能力人,法院除了同時選出一位監護人來擔任他(她)的法定代理人外,也會再選一位適當的人跟監護人一起開具受監護宣告人的財產明細清冊。
但是,若沒有經過監護宣告,那就意味著老人還是可以自己做決策。而且,即便經過監護宣告,倘若涉及的事情跟財產沒有關係,像是結婚,就還是能在意識清楚的狀況下去進行。至於什麼叫意識清楚的狀況,就要看法官怎麼界定了。
(節錄自《變老不可怕,只要你做好準備:心理學博士用科學證據破除老化迷思,陪你一起迎向美好的第三人生》 )
《變老不可怕,只要你做好準備:心理學博士用科學證據破除老化迷思,陪你一起迎向美好的第三人生》
作者:黃揚名
出版社:商周出版◎城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