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採訪的三位老師:珠珠老師、J J 老師和小小老師,都不約而同提到,他們習慣提早到教室,甚至提早一個小時以上,讓有問題的學生可以早點來課堂詢問,因為有些學生中午還得趕回家做飯,下課之後也會留下來讓學生們繼續問問題,務求讓有心學習的學生都能真正學會。
案例二:J J 老師 (本名:吳仁傑)
一年多前從資策會退休的吳仁傑,手機、3C對他來說本來就是以前的吃飯傢伙,只是這回變成了手機教學老師,多了教學任務,是退休新生活的嶄新嘗試。
因為退休前剛好參加了智樂活的一場創業心得分享活動,讓吳仁傑因此報名手機教學師資培訓班,退休下來也算無縫銜接地擔任起手機教學老師。吳仁傑笑說,他站上台應該會讓台下學生多點自信,心想這位老師和自己年紀可能差不了太多,因而萌生學習的自信。
以前身為組織單位的主管,吳仁傑能體會一些退休男性的心情轉折,他坦言確實需要調適,以前有部屬處理許多事務,現在凡事都得自己來,「而且老婆還沒退休,現在是她是主管,叫我做事。」「我本來心裡就有譜,退休後不再是那個職稱、那個社會地位,是no body,但其實到現在都還繼續在調適中。」吳仁傑分析,畢竟以前上下班的公式化生活過了太久,因工作而接觸到的領域也比較固化了。如果退休後加入一些新環境、新交友圈,沒有得到良性互動的話,很有可能會退縮,之後便長期宅在家裡。
「原來生活還有這樣的多樣性!」吳仁傑發現退休後的交友圈可以很「廣」,來自五湖四海,可能是之前未曾接觸到的領域的人。他選擇參與宗教和志工團體,主因也是大家只看你現在的身分,而他也學著在不同團體中去扮演好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擔任手機教學老師時,他給自己的定位是: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和價值再貢獻給社會。如果對方願意學,他便盡力教。仔細把教材看過,再用自己的方式詮釋。還有一個動機,藉由手機教學和老人家多些互動。因為當年在北部打拚,較少時間能陪伴父母親的晚年時光,曾經在父親臥床時,希望透過iPad讓父親的生活多些調劑,但父親未能接受。心中的遺憾,也在看著教學的長輩們因為手機而獲得生活便利時,得到撫慰。
他觀察長輩們有些僅需要LINE來拓展和維持人際互動,而同儕的壓力和與孫子輩的互動需求,是許多長輩學習手機應用的動力來源。「如果平日用不上,學了便很快就還給老師了。」因此他會視每班的學生狀況適時調整,與其讓學生再學習一個新的App,不如讓他們學會更多常用App的實用、好用功能。
案例三:小小老師 (歐麗慧)
退休近10年的歐麗慧,退休前便是學校的資訊組長、電腦老師,目前也是台北市銀髮貴人的手機教學老師,做教案教材、3C教學自是難不倒她,而且教學對象橫跨老中青幼各代,從過小、國高中生到現今教導的高齡長輩,她都教過。
歐麗慧當初抱持著想觀摩學習別人的教學方法,而報名了智樂活的師資培訓課程。其中,透過手機教學來「陪伴長者」的理念和初衷和歐麗慧不謀而合。馬來西亞僑生的她,年輕時便來台唸書,後來又再回台就業,在家鄉陪伴父母長輩的時間並不長,現在透過手機教學可以認識和陪伴許多長輩,正好彌補了這份缺憾。
相較於教導年輕人,教導長輩使用3C會比較困難嗎?歐麗慧發現最大的差異其實是長輩懂得感激,讓她教得很開心也很窩心。這些手藝一流的媽媽們,上課時常帶拿手食物、伴手禮過來,讓歐麗慧還要玩笑提醒她們:別再帶了,家裡都快可以開超市了。
「不懂一定要問,就是因為不懂才來學,不要不好意思。你碰到的問題,可能別人也會碰到。」歐麗慧在課堂上總是如此鼓勵長輩學生。教導過許多長輩,也看過許多長輩的手機,讓她不免感嘆:「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給他們最好的;為什麼父母老了,卻只能用孩子淘汰的手機?!」看著許多長輩上課時手機跑不動,容量一直爆滿,讓她不免心疼,忍不住在臉書上呼籲。結果有位學員還特地寫感謝函給她,因為自己現在學會使用手機,孩子特別買了最新的iPhone作為獎勵禮物。讓人聽了不免欣慰。歐麗慧表示,她明白每個家庭有各自的狀況,但長輩既然要學習更多的手機應用,起碼需要足以負荷的學習工具。
歐麗慧觀察,學生學習時最有反應、最能立即活用的手機功能便屬拍照了。「有些男性長輩上課時看起來不怎麼高興,拍照的時候就露出笑容了。」手機拍照的成果立馬可見,平時出去玩也能立即活用。有玩攝影的歐麗慧順道教長輩不少進階拍法,讓長輩玩得不亦樂乎。
臉上總是堆滿笑容的歐麗慧,透過手機教學,讓長輩學習有成就感,也不時在課堂上逗樂長輩,透過這門課,帶給長輩的不只是使用手機所帶來的生活便利,還有更愉悅健康的身心靈。
延伸閱讀
Anke 人物|一年超過365場手機教學活動,智樂活師培團隊透過手機教學造福長輩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