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儀婷
隨著人口高齡化的加劇,高齡族群的財務安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議題。高齡族群通常擁有相對穩定的財務基礎,也因為資訊較無法立即掌握且詐騙手法五花八門,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眼中的「目標」。
想要確保晚年的財務穩定並且防範詐騙?那就要搞懂高齡財務規劃以及詐騙手法。
高齡財務規劃的3大關鍵要素
- 我的退休規劃是什麼?
高齡者的財務規劃需要聚焦於保障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開銷,例如:日常生活費用、醫療支出及緊急儲備金。建議根據預期壽命、健康狀況及家庭需求,制定符合個人情況的財務方案,例如:適量購買年金或保險產品。
- 除了退休金?我還有什麼被動收入來源?
高齡者在投資時應避免高風險及長年期的金融產品,應選擇低風險且穩定收益的產品,例如:債券、定期存款或低波動性基金。目的是保障資本的安全,同時維持適度的現金流,避免資產過度波動影響生活品質及資金運用。
- 當我沒辦法處理財務的時候,誰能幫助我?
提前規劃贈與、遺囑及信託事宜,確保財產分配符合意願。同時,通過設定受益人與財務代理人,降低高齡時因判斷能力下降導致的風險。
詐騙手法的演進與防範策略
近期常見的詐騙有哪些?該怎麼防範詐騙?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公佈,光是113年10月份詐騙財損金額為120億6844萬元,受理案件為18094件,其中被害人多為高齡族群。
為什麼高齡族群經常成為詐騙的受害者?原因在於他們對新興詐騙手法相對陌生,加上詐騙人工智慧(AI)加持,真假難辨,且高齡者在心理上較富有同理心及信任他人,在詐騙團隊的操縱下,容易成為被害者。以下是常見的詐騙手法與應對方法:
- 投資詐騙:被加入投資LINE群組,相信「老師」分析股市行情
手法:群組裡的「老師」專業講解股市趨勢,群組內的人不斷有人分享獲利心得及加碼投資,吸引高齡者匯入資金代為操作。
防範:切勿相信聲稱「穩賺不賠」、「保證獲利」的投資方法,不要下載不明投資APP。
- 網路詐騙:假購物網站
手法:利用誘人的優惠折扣及限時促銷,吸引高齡者點擊不明購物連結進行轉帳付款。
防範:拒絕點擊陌生連結,透過官方網站或熟人推薦的管道進行交易。
假購物網站吸引高齡者點擊不明購物連結進行轉帳付款。(圖片來源/freepik)
- 醫療保健詐騙:假藥品(保健食品)或假療法
手法:宣稱可治療慢性疾病的特效藥或抗老保健的醫療器材,誘騙高齡者支付高額費用。
防範:對於過於美好的承諾保持懷疑,必要時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建立安全網:家人與社會的支持
- 家人的關注與陪伴
家庭成員可定期關心高齡者的財務狀況,了解陌生的金流用途,並進行詐騙防範教育。同時,多陪伴可以降低高齡者因孤獨而過度信任陌生人的風險。
- 社會教育與資源推廣
政府與相關機構應加強對高齡族群的財務教育,舉辦講座或宣傳活動,分享最新詐騙案例與應對策略。
- 技術支援與法律保障
利用科技協助高齡者,例如:設定銀行帳戶異常監控、使用簡化的數位工具,讓高齡者更容易管理財務。同時,強化法規對詐騙分子的懲處力度,嚇阻罪犯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