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甫於上週五(8月20日)午後,邀請到當代最卓越的作家之一平路,談文字所帶給她的慰藉與療癒,平路透過去年年底出版的《間隙》,和2018年獲得第42屆金鼎獎,以抽絲剝繭筆法,創作出家族書寫高度的《袒露的心》,以及長篇小說《黑水》,娓娓道來一路上因為閱讀和寫作,透過熱愛的文字更加領悟生命,伴她度過罹癌、治療的重要生命階段。
平路一開場便表示自己是個寫字的人,「我只是花更多時間,比較有耐心在做這件事。」透過文字,讓她得以探索、洞察、沉澱,即便做了許多年的「寫字的人」,她也未曾感到厭倦。
透過小說,她發現「事情不是你表面看到的,沒有你以為的那麼簡單。」當年轟動社會的八里咖啡館命案,讓平路思索,事情是否只是大家表面所看到的那麼簡單,很多事情之所以發生,背後有錯綜複雜的原因,加害者與被害者也有共通點,也許大家本質上並沒有那麼多的差異,「每個人的內心,可能都有那一泓黑水。」
從《行到天涯》的追溯,《何日君再來》的尋索,《東方之珠》的跨界,《婆娑之島》的飄泊與放逐,《黑水》的迷茫與困惑,以及最近期《袒露的心》,透過閱讀和寫作,平路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更深一層的自己,也不停歇地思索著下一本書。但,一向自認健康的她,2019年發現罹患癌症,半年後又再度罹癌,在這些驚惶害怕的時刻,平路發現能安住自己一顆心的正是手上的那本書。讓她發現文字也許能成為萬用藥。
《間隙》的誕生,便是希望透過文字,帶給讀者安住內心的療癒力量。如同《間隙》書中所言:我悄悄祈願……這本書發揮實際功能,在某一個時刻幫助到您。
如同本場活動的導讀者《安可人生》創辦人李正雄所言,本書的特色之一便是旁徵博引,書中引用的經典多、金句多、人物多、註釋多、功課多,可見平路飽學詩書,書中融入各家思想,再加上平路深刻的人生體驗,經作者吸收消化和內化之後,轉為平易近人的文字傳達出來。讓《間隙》不單只是文字優美的散文文學作品,也如同工具書般具有強大功能,「是一本幫助身、心、靈安頓的文學創作。是面對無奈、無助、無常的陪伴和力量。」李正雄表示在老去的路上,除了財務、健康、社交三個資產存摺,還需要非常重要的心智資產。而《間隙》便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心智資產。
生病雖然打斷了原本的日常秩序,卻成了平路的隱藏版禮物,她在會後的讀者提問中坦言,她更喜歡現在的自己,跟以前的自己相比更快樂、更輕鬆,更具同理心和包容心,更心懷感激,更享受人生中的間隙。因為更加珍惜,手中的那杯咖啡也就更為好喝了。
「害怕只是一件斗篷,讓人看不到真相。也許害怕本身就只是害怕而已。」有讀者提問到如果當初抗癌不成功,現在又會是何種心態。平路表示抗癌的路上,其實是與癌細胞共處,即便是現在,也說不準何時會復發,但她沒有餘力去害怕擔憂。緊張的時候,她會把自己想像成是一隻沒有彈性的舊襪子,心情就會輕鬆許多;或是想像她所愛的鮮奶油從頭到腳澆灌全身,滋潤身心,謂之「軟酥之法」。
平路也不去設想若沒生病會是如何,她喜歡自己現在剛剛好的樣子。「苦就是當你已經不在那個狀況,可是你卻執意要回到原來的狀況。」更多的經歷,讓她更看清事情不是原先想像的那樣。「把自己想成天空,把人生的一切看成天氣。去體驗生命的本質,體驗每一個間隙,體驗波峰和波谷。」
平路年輕時看不懂叔本華的「有一個與生俱來的錯誤,那就是認為我們來到這世界目的是要過得幸福快樂。」病後她發現解除人生一定要快樂幸福的執著,會更為快樂。活動現場有聽眾舉一反三問道:如果人生不是追求幸福與快樂,那麼人生是否是享受追求幸福快樂的過程呢?平路表示,重點的確是在「過程」,珍惜其中每一個間隙。說不定,在細細品味每一個間隙的過程中,也就不知不覺忘記了原來所謂的「目標」。如同瑪格莉特·愛特伍所言:「希望被愛是最後的幻覺,放下它,你就自由了。」如果不執著於「被愛」,而將伴侶視為互相陪伴,豐富彼此的另一人,人生會更為自由。
導讀者李正雄和平路都不約而同地引用了書中的一句:「真好!在一起的光景存在著。」意指活在當下,珍惜美好。體驗、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個間隙。
活動協辦:關懷小丑協會、新活藝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