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同不同意,都一定曾經聽過身邊的長輩親友說:「老了,沒路用了啦」;又或者你自己就說過這樣的話。
老番顛、老頑固、老狗變不出新把戲,人們對於「老」的嫌惡及恐懼無所不在,社會上一直存在著「厭老情結」。
但先別急著悲觀!科學研究和各種統計數據都顯示,人類大腦雖然會隨年紀增長漸漸「減速」,但只要懂得「換檔」照樣能狂甩年輕人好幾條街。尤其現在醫學技術發達,平時好好注意飲食、運動、養生,要健康地活到七、八十歲並不是難事。
現在就是當老人最好的時代!
老腦袋不靈光?讓心智「換檔」就好了!
人類的大腦,和身體一樣會隨著年齡變化。我們的大腦二十歲後便開始萎縮,每過十年,重量與體積大約縮減二%。血管會萎縮,限制氧氣供應量。我們在一生之中可以留住大部分腦細胞,不過細胞會愈變愈小,細胞間的連結數量也會下降。到了四十多歲,「髓鞘」(myelin sheath)這種協助神經軸突在大腦內傳遞訊息的脂膜會開始碎裂。
相關的腦部變化會影響我們的認知功能。我們的大腦就像用了好多年的電腦,處理速度變慢,解數學題與吸收新知的速度下降,花較多時間才能想起某些事。我們想講某個字、某個姓名,卻怎麼樣都想不起來。專注力也下降,更難不去注意周邊的干擾,也難以同時在好幾件耗神的事務間轉換。
不過,沒有任何變化會扼殺我們的創意,恰恰相反。科學已經證明,人腦極度擅長彌補老化帶來的改變,甚至可以借力使力。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描顯示,步入中年後,我們解決困難時會動用腦中更多的區域。日積月累下,可以促成區域間豐富的互動,刺激創意思考—如果再加上經驗與知識助陣,效果更佳。
年齡增長帶來的自然減速,也能助創意一臂之力。我們不再匆匆忙忙,心智會換檔至更具創意的功能區塊,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謂的「慢思考」(slow thinking)。
哈佛商學院教授與研究主任泰瑞莎.艾默伯(Teresa Amabile)表示:「創意通常需要一段醞釀期。人們需要沉浸在問題中一陣子,讓想法冒出來。」年紀大所帶來的微幅不專注,甚至可能成為苦思時的祕密武器。
為什麼?因為分心會讓大腦接收到額外資訊,起初看似不相關的事物,日後可能是帶來創意突破的關鍵。
最常見的刻板印象,就是人老了會變成「老頑固」,但其實沒這回事。
研究顯示,中年人的確比年輕人更容易堅守教條與現況。然而,一旦進入六十歲,我們變得「耳順」,比較能敞開心胸,碰上新資訊時會改變態度—而轉變態度正是創意發想的第一步。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在一九七○年代,全力支持宇宙學最著名的理論:沒有任何東西能逃脫黑洞。
三十年後,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帶來的新見解,改變了霍金的想法。他接受黑洞吞噬物質後有可能釋出相關資訊。此外,當時六十二歲的霍金,和意見不同的科學家打了一個人盡皆知的賭,最後願賭服輸,公開承認自己錯了。
另一個出乎意料的理論則是老化會改變大腦結構,促進創意。髓鞘碎裂後會鬆綁神經架構,讓意念更能自由流通。
「你的前額抑制少了幾個煞車,便能以更新鮮、更實用的方式把東西組合起來。」
新墨西哥大學(University of New Mexico)的神經外科教授雷克斯.榮格(Rex Jung)表示:「如果你看到有人退休後變得更有創意,原因除了退休會帶來更多空閒時間,也可能是腦組織變得不一樣了。」這一點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所有民族和種族的民間藝術,大都是老年人的天下,也能解釋為何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在七十一歲,寫下一生最偉大的作品《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
而馬諦斯(Matisse)、林布蘭(Rembrandt)、提香(Titian)等傳奇畫家,以及華格納(Wagner)、貝多芬(Beethoven)、巴哈(Bach)等作曲家,在晚年創作出不朽的作品。法裔美國藝術家路易絲.布儒瓦(Louise Bourgeois)在八十多歲時,創作出經典的大蜘蛛作品,接著持續創作,直到九十八歲去世為止。
在較不浪漫的工作領域,老年同樣會帶來創意。儘管世人跟臉書創始人祖克柏一樣抱持著偏見,發明家通常接近五十歲才達到生涯高峰,而且在事業的下半場持續產出。
以美國為例,申請專利的平均年齡是四十七歲,其中利潤最高的專利,申請者通常超過五十五歲。安藤百福在近五十歲時發明了泡麵,富蘭克林在七十四歲發明雙光眼鏡,愛迪生一直到八十四歲去世那年還在申請專利。
本文節錄:《終極慢活-現在是當老人最好的時代》
作者:卡爾‧歐諾黑
譯者:許恬寧
出版:大塊文化
延伸閱讀
ANKE書齋|10位日本長壽藝術家的生命對話:內心的小孩不老,年長的身體就能保有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