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徒步旅行家馬蹄此行走訪中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將一步一腳印累積的見聞化為文字,細膩地道出壯麗風光背後的深厚文化底蘊。
郎木寺,中國最美的小鎮之一,所以我傾心而來。而我也為著一個飄渺的理由來到郎木寺,只為途中與倉央嘉措(第六世達賴喇嘛)相遇,我知道至少錯過了300年。但,凡事以不圓滿最美。雖稱不上翻遍十萬大山,卻也風塵僕僕,毫無怨悔。
我的感動來自於他的詩篇和他在宗教情感兩難的處鏡中,仍舊不減浪漫情懷,在「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煎熬之下,勇敢且誠實地走著那一條壯烈而悲淒的道路。
倉央嘉措以最真誠的慈悲讓世人了解到佛法並非高不可及。
寒風中,我凝聽著梵音從遠處飄來,仿佛帶著平和如絲的冷香,在最接近天頂之處縈繞。清晨時分,裊裊白煙升起,如祥雲般緩緩飄盪,我誤以為這一刻就是300年前那一刻,懷中謹慎護著一本倉央嘉措詩集,深怕一個恍惚,300年又如煙而逝。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呀!不爲修來世,只爲途中與你相見。
最有名的浪漫詩人,最無奈的達賴喇嘛
1697年,藏曆火兔年。倉央嘉措被選為五世達賴的靈童轉世而成為六世達賴喇嘛。這個時期的西藏局勢極為不穩,1701年,固始汗的曾孫拉藏汗繼承了汗位,他與第巴(就是藏王)桑結嘉措的關係日益惡化,1705年時,桑結嘉措買通了汗府的內恃,想要在拉藏汗的食物中下毒,卻被拉藏汗發現,雙方因而發生戰爭,藏軍慘敗,桑結嘉措被處死。
戰後,拉藏汗向康熙皇帝稟奏桑結嘉措造反始末,並且參了倉央嘉措,指其不守清規,是個假的達賴,奏請廢立六世達賴喇嘛。康熙皇帝決定將倉央嘉措解送北京,並且予以廢黜。
1706年,藏曆火狗年,倉央嘉措在押解途中,病逝於青海湖邊;不過也有一說,倉央嘉措放棄名位,遠遁他方,周遊西藏、尼泊爾、蒙古和印度等地,最後於阿拉善辭世,得年64。
雖極悲慘卻也有浪漫的一面,我則更希望遠遁他方的傳說為真,那麼,郎木寺就有可能留下他的足跡。在格爾底寺附近的山崗上,我翻看著倉央嘉措的情詩集,默默地念著一首又一首的詩句。如此簡單卻又不凡的意境,大概是有點年紀或是經歷風霜之後,才能讀懂的吧?!
清規戒律難以馴服的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的本家信奉寧瑪派(紅教),並不禁止僧徒結婚生子,但是倉央嘉措所屬的格魯派(黃教)則嚴禁僧侶結婚成家或是接近婦女,如此的清規戒律讓倉央嘉措無法接受,他對自然的熱愛和過去俗世的生活,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將心靈寄託於詩詞中。
他不僅未守戒律,還寫出一首首纏綿的情歌情詩,而這些詩與歌竟又淨化了一代又一代藏人心靈。
倉央嘉措的詩歌不僅在西藏大受歡迎,甚至在世界詩壇也名聲顯赫,有口耳相傳的、手抄本的,也有木刻板印的形式,至於總共創作了多少首情詩?至今沒有定論,甚至出現幾種不同版本的詩篇。
時自今日,一些詩篇傳出是來自扎西拉姆。多多之手,其真假已經無足輕重,那綿綿密密的情感流露,從心底最深處感動人心的詩句才最真實,或許也是兩人的共鳴吧。
「但曾相見但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風雪不斷地傳唱著動人的詩歌,旅人總在微妙時刻捕抓到細微的古老的悠揚情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