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家庭已經是世界常態,阿公阿嬤很可能一年見不上兒孫輩幾次,幾年才見一次的也有,也可能見面的時候和孫子講的是不同的語言。明明就是和兒女長得很像的小孩,但是語言與文化已經是繞了半個地球之遠,雞同鴨講在家庭的小圈圈裡上演。或者同一個語言,出口的卻是其他遙遠地方來的腔調,也相當有距離感。台灣、瑞士,全世界都一樣,語言文化的交融與隔閡都是全球化的家庭現象。
瑪麗亞是一個在前東德共產社會長大的女孩,一個國家一分為二,時不時聽到西德的事,她從小心生嚮往,總希望可以飛出小小的村莊,到自由的地方生活發展。兩德統一後,許多前東德的人民行動得以自由,在家鄉商校畢業後的她立刻飛向所謂開放的世界。瑞士與歐盟簽訂人才互惠協定後,她便順勢到了瑞士工作,這個沒有被戰爭摧殘過,如夢如幻的世界,成了她的家。她與她的瑞士先生有一個六歲的孩子,每逢聖誕節她的父母來看孫,她才恍然驚見原生的過去,既遙遠又不實際,然而又是一部份深層的自己。
瑪麗亞的媽媽沒有受過很正統的德語訓練,只會說家鄉話,記得初次見面孫女已經三歲。這個外婆為小孫女準備了好多禮物,可是語言不通,熱絡不起來。同樣是德語,但是方言與方言間有極大的發音與詞彙差異,有些甚至語法也不同。
瑪麗亞的媽媽還保存著女兒小時候的衣物,孫女穿上儘管可愛,卻有一種時空不合的違和感。這個和瑪莉亞小時候一模一樣金髮碧眼的小女孩,其實已經是一個百分之百的外國人了。外婆感受到這個和自己血緣相關的孫女,散發著和自己村裡的孩子不同的氣質。若是回到那個前東德的小村莊,大家一看便知是外地人,這是阿嬤沒說出口的心裡話。
瑪麗亞的爸爸曾經是村子裡的肉販,宰殺的功力堪稱一流,也熟知一隻雞、一隻豬到底公訂價是多少。德國的消費大略只有瑞士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不等,當他第一次到瑞士,就立刻被超市裡的價格嚇到了。於是第二次便長途跋涉開車來,帶了家鄉的肉品,有親手醃製的,有先燉好放幾天才好吃的家鄉菜。
這樣大包小包來看孫來看女兒,樸質敦厚的心意綿綿。很不幸被邊境的海關臨檢,罰款的金額實在不合算。更糟的是,這個老爸爸的一番好意成了一張罰單,一個紀錄,非常掃興。帶伴手禮這件事,成了大家不敢再提的事。
人的跨國流動遷移,不停寫下的新頁,在同一民族和語系之間,也開始了內部的交流和改變。這樣的家庭故事每逢年節團聚時,在不同國家的家庭裡上演類似的故事。家庭團聚的節日,必須面對文化和想法的差距,有時候需要大度大量,看開一點。不然一件小事都可能造成奇怪尷尬的氣氛,失去過節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