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是一個20歲的大學生,周末偶爾就會去看他的爺爺。最近他發現,爺爺的電視總是開得很大聲,人卻睡著了。說話要說得特別加大音量,否則他一點反應都沒有,好像突然變了性情,不理人了。如果沒有回老家探望他,他似乎就是一個和外界沒有什麼關聯的獨居老人。
身體老衰的症狀有各種可能,馬可的爺爺是聽力減弱。減弱的聽力在外表上其實沒有改變,有時候外人不易察覺。失去了聽覺,雖然看得見世界在變化,但無法收到訊息,就無法理解,當事人也覺得自己和世界越來越遠。旁人也覺得為什麼這個人對事情反應冷淡,或是沒有反應,就此產生交際上的困難,甚至誤會。聽力受損的人,在交談中無法正確回應,或是無法回應,有的人在人際上就顯得退縮,或是拒絕社交。久而久之,疏離人群後,老人家不只是聽力受損的問題,聽得少大腦接受語言的刺激少,思考也可能變慢。這就可能是一個老化加速的開端。
在瑞士有一個協助聽力協會,致力協助聽力受損的人,在協會的網頁上可以搜尋到瑞士各大城聽力測驗中心的資料,企以讓有需要的人找得到專業的協助。除此之外,也在政治上著力,使公共議題與空間中改善一些小小的地方,讓聽障者的生活便利,例如,推動保險公司給付助聽器;公車上有電子看板顯示站名等便民措施。便民政策的大舉推行最能造福人民,影響力最大,效果最普及。許多瑞士人民團體為了深耕議題與壯大,最終是要走向政治面上改革的路線,倡議便民的政策。
據協助聽力協會統計,瑞士目前有一百萬人有聽力障礙,成因有先天和後天的不同,也有職業傷害或意外造成。而一百萬人之中,有一大部分是老人家。國家的人口老化增加,聽力受損的人口也相對增加,需要助聽器的人口也因此快速上升。小小輕巧的器材使得聲音再度回到生活裡,宛如新生。
助聽器屬精密儀器,瑞士單耳的助聽器最簡單的也要上千法郎(3萬台幣以上)。為了不讓聽力受損者覺得戴上助聽器有礙美觀,在講究客製化的社會,也有外型相當新潮標緻的設計,有的講究造型小而隱密,顏色並有多種選擇,價格就此向上攀升,十分昂貴驚人。基本款和客製款之間的差價很大。
由於聽障人口的增加,助聽器公司的產品與服務也跟進步。有一家瑞士助聽器公司在網頁上也註明,他們訓練員工要把每個客戶視為獨一無二的個案,總是輕聲細語服務,以關懷的態度了解客戶的需求。的確,想要老人家說出他的需求,溝通時必須大聲,但也伴著相當程度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其實讓人不太舒服。
面對銀髮市場,溫柔是一個要項。親友從旁協助也是至關重要,馬可就是有耐心地勸爺爺做聽力檢查,選一個助聽器,協助他再度聽到生活裡的聲音。踩在秋日落葉上的破碎聲,也是療癒透心的自然樂音,是瑞士秋日的生活必須品。
延伸閱讀
加入安可人生LINE,熱愛熟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