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專案經理 胡博期
近年來隨著台灣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然而高齡失能長輩生活能力有限,無法自行外出口腔治療。而傳統的「刷牙考試」是需要塗抹顯示劑的牙菌斑檢測,但檢測後會讓人暫時「血盆大口」,因而對檢測感到排斥,加上顯示劑價格昂貴,小小一瓶就要1,000多元,這些因素都讓牙菌斑檢測難以普及。
定期追蹤潔牙成果
台灣口腔照護協會與金屬中心,透過口腔自體螢光檢測技術建立居家化數位口腔清潔照光板裝置,經過好幾代改良,判讀牙菌斑的準確率已高達9成,今年已取得FDA第一類醫療器材認證,目前仍繼續在奇美、高醫等醫學中心收案做研究,盼再提升精準度、優化檢測流程。檢測成果都會上傳雲端口腔照護管家,智慧雲管家會針對口腔牙菌斑面積附著程度進行分數評比,經過護理人員的衛教和協助,以及牙醫師的定期評估,可以定期追蹤每個人的潔牙成果並即時提供最需要的治療或服務。

居家化數位口腔清潔照光板裝置。(圖片來源/台灣口腔照護協會提供)
練習清潔口腔順序
台灣口腔照護協會強調日常口腔清潔的重要性,包括刷牙、使用牙線、漱口、健口操等實作體驗和早期牙菌斑檢測,不斷練習清潔口腔的順序和力道,看鏡子使用數位口腔清潔照光板會產生粉紅色螢光區塊判斷潔牙不足的部分,有牙斑的殘留可了解清潔程度需再加強。長者們都開心說,牙齒刷得很乾淨及清爽,很榮幸參與體驗營,另為每位長者提供個別化的口腔護理方案,擁有健康的口腔和提升生活品質。

看鏡子使用數位口腔清潔照光板會產生粉紅色螢光區塊判斷潔牙不足的部分。(圖片來源/台灣口腔照護協會提供)

作者胡博期為台灣口腔照護協會顧問、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專案經理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