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朱靜容
前些日子讀到日本繪本大師五味太郎的新作《小雞逃跑記》(2017年日文版,2021年中文版,信誼出版社),勾起許多回憶,隨即將書架上的《小金魚逃走了》(1977年初版,1987年中文版,信誼出版社)翻找出來,將兩本相隔四十年的讀物對照著翻看,別有滋味。
親子共讀就是用書來標誌育兒生活,在我們家的共讀本中,五味太郎的《小金魚逃走了》是孩子幼時最常反覆翻閱的圖書。看著紅色金魚啵~地自魚缸躍出,然後小手一頁頁追尋牠逃亡蹤影,接著指出小金魚的位置—藏在花裡,躲在糖果罐中。
我這一兒一女從剛開始完全分不清楚「形似」,如:草莓,或「色似」如:汽球,一直讀、一直翻,翻到後來書頁都要翻爛了,最終練就「神功」:才一翻頁就能精準指出金魚藏身處。尤其最後看見小小魚兒置身大大魚池中,小金魚找到同伴與家園了,而兩位小讀者也安心地從相似的魚群找到主角小金魚了!
一本即使早就破了梗的圖畫書,被這兩孩子依然反覆尋找、發現、安心⋯⋯並且樂在其中。一晃~我的兩個孩子都已超過三十歲!此刻其中一位忠實讀者正翻著大師的新作:《小雞逃跑記》呢。
繼脫逃的小金魚後,這回踏上天涯亡命路的是三隻小雞。《小雞逃跑記》中,亡命之徒共三人(該說三隻),牠們趁雞家長們恍神忙活時,一起結伴、全力逃跑!逃跑途中遇到驟變的天氣、可怕的敵人⋯還好一路化險為夷,直到最後。
在繪本閱讀滋潤下長大的兒子,把這本七十個字不到的繪本前後來回翻了兩、三回,他笑滋滋地說:「啊,好像小金魚,但又不一樣。」
小金魚的「逃走」是一種「追尋」——追尋外在環境的自由,也追尋內在自我的認同。牠一開始試著喬扮以融入群體(裝花、裝草莓),到後來確認自身的虛與實(電視螢幕、鏡子),直至最終即使來到身型相似的魚池中,也能因其特徵被指認出來。
自我肯定與認同是我們成長歷程中重要的骨架,它支撐起我們的信念、態度以及堅韌的生命力。
而小雞的「逃跑」則是一種探索,透過置身各種狀況來感知生活,無論是臨時天氣變化或潛藏的危險,需要親自領受。表面上雖沒有大人陪伴,但實則家長卻提供了無形的支持,讓這三隻小雞在逃跑歷險中,互勉、相親,然後信心滿滿的朝「家」的方向奔去。
看著我曾陪伴的兩隻小金魚或小雞,他們能在逃呀逃~跑啊跑~的歷險過程中,越來越清楚知道自己是誰;也在成長路上,可以義無反顧地逃呀逃~跑啊跑~是因為他們知道家的大門永遠會為他們敞開!
※若您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加入【後青春繪本館】臉書社團,一起交流熟齡繪本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9396606797894/
作者/朱靜容
一種笑得很天真,想得很複雜的外星生物。降落地球後讀了法文系,做過電視節目企劃,編過報紙,主持過廣播,寫過歌、拍過戲…突然,五十歲後跑去法國遊學11個月。現在,一邊讀書、說故事,一邊等待母艦,有一天將重返B612號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