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故事給我們聽。長大了,我們也想要試著說故事給爺爺奶奶聽……。」
這個夏天,有一群東吳社工系的學生與老師,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劃的推進下,帶著回饋社區、陪伴長者的熱情,一起進駐到有許多高齡者的士林劍潭整宅。除了一面了解社區長者、居民們的生活型態,他們也更進一步期待能透過不同的形式與方法,有更多的與長者親近、學習長者們生活智慧的機會。
藉由「後青春繪本館」講師分享「用繪本陪伴長者」的實務操作,開啟學生們嘗試以各式各樣的繪本分享他們對社區的想像,這也勾起了長輩在過去時代對於「火燒厝」的記憶。《火燒厝》一書原是談論台灣傳統工藝「紙紮藝術」,不過趣味的書名諧音也讓長輩們意外開啟有趣的對話。原本因為視力退化、不太識字,只是安安靜靜坐在一旁的爺爺,就像是被點到了開關一樣,開始滔滔不絕了起來,奶奶更力道十足地分享他們的故事……
「在過去的時代,沒什麼消防車,只要有街坊鄰居『火燒厝』了,家家戶戶就必然會放下手上的事情,趕緊隨手拿起任何可以儲水、舀水的器具,直衝火場!」,「每個人都不會閒著,都會忙著湊水滅火。」「那時代的人情味很足,大家生活都不容易,誰家若出事也會是全村子的事!」
長輩們說唱俱佳的生動表情,恍若生活片段正歷歷在目地在眼前逐步的展開了。而學生們仰著頭、專注聆聽的模樣,也讓社區的爺爺奶奶們,都像是回到了過去對孩子、孫子說故事時的那種充滿活力與生命力的狀態。
透過了繪本,透過了這樣的共聚時光,總能開展意想不到的生活話題,也串起了不同時代下的不同世代與不同處境下的人們的共感經驗。原來,並不定非得要孩子到社區說了什麼樣的故事給爺爺奶奶聽,更不是爺爺奶奶又分享了什麼故事給孩子聽。而是,透過了繪本,透過了同個時間、場域,我們也都得以在彼此相伴的過程當中,都有了共學、共玩、共老、共好的珍貴時光!
特別感謝:
東吳大學
老士林新共生跨世代社區慢老計畫
康福社區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