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在媒體上看到「老後貧窮」、「下流老人」 或「過勞老人」 之類的相關報導,大多是引用日本的社會現象來解說。聳動的標題讓準備退休或已退休族群感到憂心忡忡。還有人因為太過不安,導致生理與心理都受到不少負面影響。
「下流老人」的真相
一般日本上班族工作到退休,老後生活靠的是公司退職金、厚生年金、國民年金、儲蓄金。近十年來慢慢形成的「下流老人」(註1)現象,乃因這世代大批的中產階級,在退休後,原本以為可以過小康生活來度過老後人生,但因長壽伴隨著老病,引發前所未有的衝擊,導致「老後貧窮」、「老後破產」,甚至「兩代同垮」(註2)、「孤獨死」(註3) 的情況日益嚴重。對照傳統「長壽=福氣=好命」、兒孫滿堂、福祿壽俱全的景象,現今狀況有著令人難以因應的錯愕。
日本高齡化引發的現象值得借鏡,但也沒有必要過度恐慌。全球面臨長壽老化的各種不安,有其共通性,也有日本社會獨有的背景因素。日本老後現象值得我們深思,並避免淪為「下流老人」;而如何成為一個「上流老人」(註4),是大家應該去努力的方向。
邁向「上流老人」
「上流老人」 是相對於「下流老人」 而言,並非意味著生活在上流社會的富裕老人。而是針對一般領薪水的上班族,他們正常工作至屆齡退休,一生勤奮節儉儲蓄累積下來的老本(儲蓄金、退休金、年金),如何因應往後二、三十年的各種外在變化而不致破產,決定其能否安然優雅的老去。
「上流老人」的指標:身、心、靈三位一體。在身、心、靈平衡穩定的狀態下,能健康、有趣地過日子,活出有生命力、有意義的生活態度。雖然錢財不到富裕,依然可以用豐富的人生經驗、睿智的生活智慧,安排自己優雅的老後人生。
退休之後,一般人普遍存在的三大煩惱: 錢、健康、孤獨。這三個因素常互為因果,處理得當則成為良性循環。因此,金錢不足時,趁著身體狀況還可以時,再找份工作,增加一些收入。不行時,就過著與資產相符合的生活內容。不要想用投資方式來增加收入,那風險是承擔不起的,更要嚴防各種形式的老本流失。
再者,重大疾病、失能、失智,引起的醫療、復健、照護等龎大費用,是造成老後破產的最大原因。很多疾病都是生活習慣不良所引起的,改變飲食生活習慣,輔以足夠的運動量,讓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就可大幅降低醫療費用的風險。
最後,應積極參與社群、團體活動,保持學習力,讓生命充滿活力,避免陷入自我封閉的情境,使得身心加速老化。並從事各種公益活動,當志工、義工,藉此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與幸福感。
有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身體、簡單有趣的生活方式、正面積極的價值觀,「 上流老人」 生活,指日可待。
註:
- 指生活水準在下層階級的老人。
- 老老照護,雙雙同慘。
- 一個人生活,最後死在住處沒人知道、無人送終的狀況。
- 身心靈取得平衡,健康優雅安度老後人生。
延伸閱讀:
三大點全盤解析日本「下流老人」現象
擔心退休金不夠用?理財不妨從生活三層面下手
50歲之後 最煩惱的4大生活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