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來說,這裡就是家,只是我們願意開放給大家一起來泡湯。」瀧乃湯經營者之一的林佳慧,與姐妹一同接手瀧乃湯,一語道破林家三代的經營初衷。傳承至今的百年名湯,靠的不是裝潢,而是與在地共享的熱情。
「小時候很多同學家也都是(溫泉),長大以後才覺得很特殊,很多朋友不知道我們家開溫泉。現在很多都是外來、新建的,這幾年下來就是一間間蓋起來。」出生北投的林佳慧,自小習慣有溫泉陪伴,然而百年不變的瀧乃湯,現已成為被高樓大廈下難能可貴的一處風景。
早期瀧乃湯:左鄰右舍的澡堂
採訪時,我們來到浴場旁的茶室,窗外有著可泡腳歇憩的緣廊。很難想像,這裡以前曾是林家的居住空間,隔成三個房間與廚房,供一大家子住,最多曾住滿八個人。「大家都擠在同一個地方,很熱鬧。曾經是塌塌米,因為北投很潮濕,後來換成床鋪跟木質地板」後來,林佳慧全家搬出去,但爺爺奶奶仍居住在此。
家中原本在台北車站後站經營旅館業,因緣際會買下瀧乃湯。林佳慧回憶,爺爺林添漢總是騎腳踏車帶他們去玩耍,一邊唱著日文歌非常快活,而奶奶則像是有威嚴的大姊頭,一有客人來,就從客廳來到櫃台前收錢。第二代經營者,也就是林佳慧的父親,是在退休後才回家接班,林家姐妹也從小就有繼承家中事業的心理準備。
2016年4月,瀧乃湯進行為期一年的改建,這也是瀧乃湯經營百年首度大規模整修。父親感到欣慰,功成身退當董事長,仍自願擔任早班巡視澡堂。雖然如此,老一輩仍心疼林佳慧姐妹必須承擔不小的修復經費。
「爺爺奶奶經營的時候,比較像是左鄰右舍的澡堂。我有印象時才20塊台幣,什麼東西都沒提供,客人自己帶了洗澡的東西就過來了。」自林佳慧有記憶以來,瀧乃湯就扮演著在地平價澡堂的角色,不講求過多服務細節,也維持低廉收費。在瀧乃湯整修前,第一、二代經營者多採取自助式,收完錢就回到旁邊客廳看電視,因為大多是熟客,也不需要解說跟問候,就像回家泡湯一樣自在。
到瀧乃湯泡上一陣,是不少老北投人不分四季的日常習慣,有人甚至一週報到三、四次,被稱為「老湯客」。過往瀧乃湯規範少,老湯客也在自成一派,喜愛呼朋引伴在池邊聊天,彷彿這裡就是他們的國度,據說北投溫泉依據不同泉質與店家,也都有粉絲各立山頭。
整修後深受亞洲觀光客喜愛
「我們做這個(整修)是自己喜歡的樣子,比較便利、符合現代所需,像是乾濕分離。重點是希望我家變成什麼樣,而不是從生意上考量。」作為年輕一代經營者,林佳慧並未忘懷長輩經營的核心理念,待客就像家人一般。
整修過後,觀光客比例從四分之一上升到一半,年輕客群也增加,更有不少來自日本、韓國與東南亞遊客,櫃檯更備有中、日、韓、英四國語言介紹。過往從不公休的瀧乃湯,現在每週三定期公休,林家姊妹可沒閒著,公休日就是清理時間,才能應付每天5、600人次的來客量。「以前個人湯屋常常有人被抬出來,因為沒那麼多人力去顧,後來就只做大眾池。」林家三姐妹回家經營後,林佳慧姐妹及妹夫都投入輪班,也預計在取得水權後,重啟個人湯屋,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
「過去自家經營,像是自己人,不像服務業。但我們這代接受的教育跟他們也不一樣,我們認為應該這樣對待客人。」面對顧客型態轉變,瀧乃湯更重視泡湯注意事項的解說,讓顧客泡得愉快又安全。
林佳慧曾前往與北投溫泉同屬強酸青磺泉質的日本玉川,發現日本將溫泉的療癒效果與醫療結合,這也讓林佳慧反思,希望能讓來到瀧乃湯的顧客,也能透過瞭解青磺泉性質與正確泡湯文化,更珍惜北投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
獨推泡湯秘訣:短時、多次
針對熟齡族,林佳慧建議可以攜伴一起泡,避免在溼滑不平的溫泉池裡發生意外,瀧乃湯裡絡繹不絕的人潮,有時也多一個互相看照的伴。
泡湯對身體好,用對的方式,才能泡得愉快。「因為我們家青磺泉偏酸,比較刺激血液循環。第一次泡或是皮膚比較敏感的人,建議先從低溫池開始泡,一次泡3到5分鐘就好,起身後會像運動完心跳加速,緩和一點之後,再下去泡,要循序漸進,不要太高估身體狀況。」林佳慧建議每次3至5分鐘、來回泡個兩三次,便是最好的泡湯習慣。
延伸閱讀
不蓋大樓 北投名湯「瀧乃湯」整修保有原貌
加入安可人生LINE,熱愛熟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