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孚(大塊文化童書主編)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為孩子或孫子講故事時,講著講著,忽然發現自己把角色名字說錯了,或是劇情順序亂掉了。孩子立刻糾正你:「不是那樣啦!」接著,大家笑成一團。
這正是繪本《爺爺,你把故事講錯了!》最迷人的地方。
故事裡,小女孩想聽《小紅帽》,但爺爺一邊看報紙、一邊心不在焉地講故事——於是「小紅帽」一下子變成「小黃帽」,一下子變成「小綠帽」;路上遇到的不是大野狼,而是一隻長頸鹿。每當孫女急著糾正錯誤,爺爺卻一本正經地繼續「講錯」,把經典童話說成了一場即興喜劇。

照片提供:郭孚
這本書改編自義大利兒童文學大師賈尼.羅大里(Gianni Rodari)的短篇故事〈講錯了的故事〉(A sbagliare le storie),由藝術家碧翠絲.阿雷馬娜(Beatrice Alemagna)以活潑幽默的插畫重新詮釋,為紀念羅大里誕辰一百週年而出版。畫面裡,爺爺的鬍子與頭髮像雲朵般蓬鬆,小女孩的表情誇張生動,每一頁都像是一場祖孫間的「對口相聲」表演。
對熟悉說故事樂趣的人來說,這樣的情節格外親切。因為我們都知道,真正動人的說故事時刻,不必完美無缺——往往是在「互動」之間,激盪出最精彩的火花。
羅大里認為,故事是一場遊戲,也是創造的起點。當爺爺講錯了,小女孩便有機會參與、糾正、重建故事。這樣的「錯誤」成了邀請,邀請孩子動腦想像,甚至與大人一同重新發明童話。

照片提供:郭孚
每次我到書店或圖書館對孩子講故事,最期待的就是看他們的反應。孩子會指出故事中的荒謬、說出讓人啼笑皆非又充滿童趣的話,迫不及待想分享自己的版本,甚至幫作者「改寫」結局。當我們偶爾讓部分細節「偏離軌道」,其實也是讓故事重新呼吸,讓孩子真正參與其中。
對擔任故事志工或常與孩子互動的熟齡朋友來說,《爺爺,你把故事講錯了!》像是一部簡潔卻又生動萬分的「說故事指南」。不必永遠照著既定的劇本走也沒關係,試著用創意與幽默打開孩子的想像之門吧!

照片提供:郭孚
當大人講故事時,就算情節跑掉、細節忘了,孩子並不介意。孩子記得的,是那段相聚的溫暖時光——笑聲、眼神、一起進入故事世界的那份親密。那些時光,會成為人與人之間最甜的記憶。
正如羅大里在《想像力的文法》中說的:「沒有衝突,就沒有創造。」說故事也是如此。下次,換你「說錯」一個故事,看看孩子會不會眼睛一亮!
※若您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加入【後青春繪本館】臉書社團,一起交流熟齡繪本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9396606797894/
想了解更多熟齡繪本的精彩解讀,歡迎參加熟齡繪本悅讀會【達人季選:大塊文化】
講座主題:一大塊,還是一小塊
🕑時間:14:00~16:00

熟齡繪本悅讀會:大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