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瑞蘭 高雄榮民總醫院副護理長
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比突破20%,長照需求急遽攀升。高雄榮總自2017年起推動「出院準備銜接長照服務計畫」,並納入長照2.0政策架構,成功縮短病人出院後等待長照服務時間,提升照護品質,創造病人、家屬、醫院與社會多贏局面。

出院前出院準備服務個管師至病房,評估病人及家屬需求。(圖片來源/洪瑞蘭)
對病人而言,出院前即完成長照資源銜接作業,包含輔具評估與申請支援、居家照護、安寧照護,讓病人在熟悉環境獲得適切照顧,提升自理能力與安全性,透過復能式照護與居家服務,降低對醫療機構的依賴。
對家屬而言,出院準備服務個管師協助安排照護資源,提供長照諮詢平台,家屬可即時提出需求及掌握進度;媒合長照服務與輔具租借補助,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專業團隊介入提供照顧技巧與心理支持,減輕照顧壓力,提升照顧品質。

長照整合服務中心提供出院前獲得所需輔具與指導(圖片來源/洪瑞蘭)
對醫院而言,整合式照護模式促進跨團隊合作,提升醫療人員專業成長、全人關懷品質與效率;智能照護系統協助即時掌握個案狀況,介入適切服務,降低再入院,讓醫療資源運用更靈活;醫院與社區照護單位合作,建立完整照護網絡,提升病人與家屬滿意度,提高醫院標竿形象。
對國家與社會而言,落實長照政策,整合資源,病人在熟悉環境中獲持續照護,降低急診及再入院,提升民眾信任與滿意度並讓健保資源更有效運用;強化社區照護互助網絡,實現在地健康老化與穩定家庭功能;因應長照需求,由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共同參與,帶動就業與創新,提升服務品質與可近性。

醫院與社區攜手建立完整照護網絡,圖為高雄榮總左楠區長照資源網絡地圖。(圖片來源/洪瑞蘭)
結論:
長照3.0政策中,對出院準備服務無縫接軌長照系統,提出多項創新規劃,病人在出院後能立即獲個別性照護,是病人、家屬、醫院與社會的多贏策略,為高齡社會打造更安心、有尊嚴的照護。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