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北大同健康服務中心3月辦理「Just智愛,憶同彩繪」系列課程,在一個月內透過8堂課程的時間,帶著長輩從生活中的觀察,發揮創意製作自己的繪本,並和幼兒園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故事,以增進長輩認知功能、提升小朋友正向看待家中長輩,減少彼此世代隔閡,今(27)日在台北大龍峒幼兒園舉行老幼同樂的繪本共讀活動,讓23位幼兒園小朋友輪流去聽16位爺奶創作的繪本故事。「爺爺奶奶,還要再來說故事喔!」幼兒園小朋友聽完爺奶繪本故事,期望再次能找這群不但自行創作繪本,還會說繪本故事給小朋友的長輩們。爺奶對於能創作繪本,還能跟幼兒園小朋友說故事,也很開心並充滿成就感。
23位幼兒園小朋友輪流去聽16位爺奶創作的繪本故事。(圖/王雪玲攝)
這次繪本創作課程主題是寵物,林言良爺爺打開自行創作繪本告訴幼兒園小朋友,這是可卡,是一種狗的品種,它有長長的耳朵,我的卡可名字叫「hunter」因為它是獵犬,穿西裝內搭粉紅襯衫與領帶的林言良,盛裝出席這次共讀會,詢問小朋友,還記得第一次說話是先喊爸爸?還是媽媽呢?接著回憶般說道,自己的女兒第一次開口說是「hunter」。會中還有另位爺爺陳煌海同樣也是以狗為主題,但談是流浪狗的故事,爺爺從鄉下帶回流浪狗,回家中讓狗狗看守家門的過程。
穿西裝內搭粉紅襯衫與領帶的林言良跟幼兒園小朋友分享可卡寵物繪本故事。(圖/王雪玲攝)
爺爺陳煌海談是流浪狗的繪本故事。(圖/王雪玲攝)
爺奶說著故事,小朋友聽得開心,互動十分熱絡。臺北市大龍峒非營利幼兒園蔡雯琪園長表示,這次活動讓學童以集點方式,蒐集各個繪本長輩的寵物故事,透過兩世代間陪伴與互動,幫助幼兒學習愛與同理心,消除年齡歧視,建立關懷他人的能力。她表示,現在社會很少三代同堂,很多小朋友因為沒有接觸過長者,甚至會有害怕長者情況,但透過這次活動,小朋友都很喜歡說繪本故事的爺奶,而爺奶們看到這群用奶音說著「爺爺奶奶,還要再來說故事喔!」,心都被融化了。
負責這次繪本課程的後青春繪本館老師蘇美玲(米蘇)表示,爺奶都很認真上課外,還有人熬夜做繪本,每本繪本設計都很精采,而原本大家還很擔心要說繪本故事給小朋友聽,可能有難度,但上場後,每個爺奶都很會說故事,也會回答小朋友各種問題,共讀會上笑聲不斷。
負責這次繪本課程的後青春繪本館老師蘇美玲(米蘇)表示,學員創作繪本都很精采。(圖/王雪玲攝)
80多歲的廖翁春美奶奶創作的繪本。(圖/王雪玲攝)
負責這次活動的台北大同健康服務中心游蕙慈護理師也指出,爺奶完成繪本課程後,首度到幼兒園舉辦成果展,希望未來可帶著爺奶們繼續到各個不同幼兒園去分享繪本故事,與人產生更多的連結,不但能增進老幼世代間的互動與生命經驗的交流,促進彼此的情感交流,也能讓長輩激發更多內在動力,為生活提升更多幸福感,享受後青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