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若珣
因為一段很深關係的分離,朋友在清晨醒來就流淚的狀態,已經有一年了。更有時,她會突然無緣無故地停下來,進入一個近似發呆的靜止狀態。直到旁人喚她,才能回到當下這個時空來。「創傷」使身心分離的現象,人生或輕或重都曾經歷過,輕則數月、重則數年,相同的情境出現時,記憶的閃回現象所引發的情緒反應,足以影響當下的生活。
繪本《大象忘忘》故事中,一群大象發現了一隻落單的大象,遇見牠時,牠已不記得一切,包括自己是「誰」。象群不介意,紛紛歡迎這位新朋友的加入。象群以自由的原型生活,逐漸發現這位新朋友,時時不經意出現一些「不自然」行為。比如說踩在石頭上保持平衡、比如說以倒立討求食物。這些在自然界大象身上不會出現的行為,隱約透露了新朋友的過往,這是一頭曾經生活在馬戲團中,被人類訓練以表演換取生存的大象。雖然身體已置身在得以自由的環境中,行為和記憶卻還處於轉換的過渡期。
繪本中以馬戲團的回憶畫面,點出背後有如夢靨般的集體創傷。那是一種長期性的制約,以剝奪動物的生存權利為營利,種種非人道的殘忍訓練相信大家都略有耳聞。繪本繪圖表現以輕帶重,以輕巧的色彩和大象略帶逗趣的造型、加以動作和表情,讓讀者很快在閱讀中進入故事氣氛。當大象歷經過的創傷遺緒,藉由差異行為漸漸顯露出來,也很容易指向過往的生存環境。這些畫面看來有些荒謬、又有些心酸,實實在在指出對生命剝奪的控訴。人類何有權利,對其他生命做出如此深刻的殘害?可以看見的是,人類對其他生命的關係,將擴展至人類對待人類自身。
「遺緒」這件事,大至集體歷史,小至個人感受,沒有差異的是,它看不見卻帶來真實的影響。它影響著集體記憶,人們依循歷史記憶擇選下一次方向。它影響著文化傳承,累積出不能看見的文化制約。回到個人體驗上,它似乎極容易形成人生的泥淖,讓人舉步維艱。如果這些遺緒是負向的,可能對未來的生命品質發生影響,處理它就是必須的。「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是處理悲傷的三個進程,只有在承認現況的認知中,才能出現改變的動力。
記憶需要訓練,遺忘也需要練習,我們總在生活的過程中微調自己,學習面對當下的處境。而靈魂的傷口,有它自己康復的時間。我很喜歡的是繪本中關於「接納」的處理。這些自然界的大象們,對新來的朋友只是陪伴。牠們沒有說「你該如何」,牠們只是說「我們這樣做」,牠們溫柔的圍繞在身邊,卻不涉入太多。陪伴牠困惑、陪伴牠解惑,陪伴牠練習使用鼻子取食,陪伴牠重新長回自由的姿態,在一步又一步的足印中,調整軌跡、繼續旅行。
有時候,那也就夠了。
※若您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加入【後青春繪本館】臉書社團,一起交流熟齡繪本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9396606797894/
作者/鄭若珣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現從事文字寫作、圖像創作與視覺設計。居於綠意盎然、生命豐沛的臺東,讀讀繪本、想想世界,在波濤拍打海岸的潤石聲中,過平靜簡單的小日子。
FB:晝書/夜畫。寫日東藏
想了解更多精彩的熟齡繪本,歡迎參加2023第三季-熟齡繪本悅讀會【達人季選:玉山社出版】
? 7/12(三)14:00~16:00 記憶中的傳承寶藏-從出版綻放朵朵生命之花
?? 特邀:魏淑貞/玉山社總編輯、金鼎獎終身貢獻獎得主
?? 特邀:陳玉金(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