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獲得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與「最佳改編劇本」兩項大獎的《父親》,已於上周五(4/23)於全台上映,票房也開出紅盤,登上全台新片票房冠軍。
《父親》其實已經橫掃全球超過130項大獎與入圍的肯定,前兩週也獲得英國奧斯卡同樣是「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編劇本」的獎項。筆者日前參加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所舉辦的《父親》電影特映會,觀賞之後大為震撼,先跳開獎項光環,也盡量不暴雷,讓我們從失智症電影的角度進入本片。
失智症電影升級版
以探討失智症為主題的電影隨著全球社會高齡化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近期的有日本電影《漫長的告別》、紀錄片《會上錯菜的餐廳》、《我變笨了,請多多指教》等,而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近年也透過製作電影《與失智共舞》、《我親愛的父親》,讓更多民眾認識、了解失智症。
而這部電影最叫人驚異的應該就屬觀眾和男主角(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一樣搞不清楚狀況。電影放映結束後,有些觀眾隨即嚷著還要再看一遍,因為角色有些錯亂,故事的前因後果、時間脈絡搞不清楚,而這也正是編導的精心、高明之處,透過不同的演員(外型、長相)演繹同樣、類似的橋段,簡直要把我們給搞瘋了。
我們不再像過往是個冷眼旁觀的第三者(全知者),一步步、一天天地看著主角病情惡化,遺忘的人事物越來越多;這回連我們自己都錯亂了。而唯有身歷其境、感同身受,我們才更能理解和體諒當事者。筆者前幾週剛好體驗由愛福家協會與盤古銀髮所引進《日本銀木犀》的失智症VR體驗,確實對於失智症的認識和同理極有幫助。而導演透過電影的表現手法,就讓我們陷入了現正流行的沉浸式體驗,不得不說這手法真高、真妙。
也因為混亂、錯亂,再加上配樂、場景、光線等的營造,這部片予人一種懸疑、驚悚感,和過往失智類型影片的暖心調性大相逕庭。而失智症患者所呈現出的妄想、猜疑、易怒、情緒陰晴不定,是否也是身處這類「恐怖」氛圍的「正常」反應?失智症類型當中有一類為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縮寫為 DLB),患者會出現幻聽、幻視症狀,觀影時我一度也猜測從男主角視野所看出去的世界裡是否也有幻視的可能。
連皺紋都是戲
安東尼霍普金斯憑藉本片的精湛演技二度在奧斯卡稱帝,繼1992年的《沉默的羔羊》,已經相隔29年,同時他也成為奧斯卡史上最年長的得獎者。他在本片的出色演繹,被譽為是教科書等級的表演。試想,以83歲的年紀,仍能持續從事表演工作,而且演出精準到位甚至是超乎想像,連歲月所鑿刻的臉部紋路都加深了表現的力道。戲外的他,似乎也鼓舞著我們盡可能地保持健康、遠離失智。
這部片讓我聯想到2014年金馬奇幻影展所上映的《彗星來的那一夜》,劇情所講述的也是近年不少韓劇、劇集裡會出現的平行時空概念。在不同的時空中,還存在著好多個「我」,因為彗星的到來,他們相遇了。這部低成本製作的電影,整部片的場景都在一間屋子裡,最遠也只有拍到屋外一、兩百公尺的街道。《父親》的整部電影場景也幾乎就在同個屋子裡(電影最後,男主角才進入安養院),雖然我們也搞不太清楚這到底是誰的房子,連失智症電影最常出現的戶外走失情節都沒有,主角已經迷思在自己的腦中迴路,光這屋子就夠讓人困惑了。而一般最害怕失智症親人忘記了我們是誰,電影最後,男主角追問的卻是:我是誰(Who am I?),他連自己都認不清了,又如何認出旁人。
兩部電影主題看似毫不相關,但編導都是說故事的好手,如此簡單卻能營造出如此驚悚。也許,換個角度去理解,失智症患者的腦中也正上映著科幻劇集,如同時下的流行語:腦洞大開,毋需用常規的角度去過度要求和約束。當然,照顧者依舊辛苦,如果整體社會能夠對失智症有更多的認識和同理,共同構築起失智友善的防護網的話,「失智」、「照顧失智」也許不再是這麼令人害怕的字眼了,這畢竟是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下全民必修的通識。這部片不僅能見識到安東尼霍普金斯教科書等級的演技,也是必看的失智症教科書等級電影,但是,並不說教。
《父親》(The Father)
導演:弗洛里安澤勒(Florian Zeller)
編劇:
弗洛里安澤勒(Florian Zeller)
克里斯多夫漢普頓(Christopher Hampton)
演員:
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
奧莉薇雅柯爾曼(Olivia Colman)
馬克加蒂斯(Mark Gatiss)
奧莉薇亞威廉斯(Olivia Williams)
伊莫珍波茨(Imogen Poots)
盧夫斯塞維爾(Rufus Sewell)
延伸閱讀
全球樂齡|看照片就能改善失智?「寫真療法」激發失智長輩豐沛想像力
全球樂齡 | 小小iPod有奇效 打造失智長者的專屬音樂寶盒
後青春繪本館|用愛填補遺失的記憶拼圖:一起看失智症繪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