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若珣
猶記我的祖母在世時,生活中的最大娛樂,就是準時在電視前收看楊麗花歌仔戲,即使重播數次也樂此不疲。聽說她再年輕一些時,更喜歡搬著凳子到廟前看布袋戲與歌仔戲,熱熱鬧鬧的野臺戲,東一聲孩哭、西一聲狗叫,臺上搬演、臺下閒聊,活絡鄰里情感的成分大於認真觀戲,戲散了,每個人開開心心的回家,繼續東家長西家短的口語八卦。在鄉間,口語傳播的力量不容小覷,母語流傳的故事遠比官方說法更為可信。
在國語教育下生長的這一代人如我,從求學到工作,其實是用不到臺語文的,臺語彷彿在出國之時才顯出其功用與意義。聽留學國外的同學提到「臺語」往往成為臺灣留學生的秘語,用以辨識臺灣人與中國人的不同,經過這些體驗,臺灣意識才油然而生。
臺灣文學的發展過程中,常見因為政府轉換帶來的語言轉變,造成知識份子擅用文字或語言的截斷。關注臺語文發展的有志學者,為了保留母語,努力發展了書寫方法,這些過程都是一般民眾較難以觸及的知識。
《阿公與我:認識母語文學的夏天》這本繪本簡單的將臺語文學的歷史點出,原來我們生活環境中常聽見的語言,背後還有這些源由。祖父母這一輩,是活在臺語文環境中的一代,因為歷史與政治的背景因素,歷經了貶抑與剝奪。溝通的疏離感與挫折感,或許也讓祖父母對兒孫相互之間有所卻步,這是時代對祖輩的虧欠。
很開心的是,當代的小學已納入母語課程,藉著教育讓兒童對多元語言有更開闊的認識。我想,對熟齡長輩來說,不僅可以跟孫子、孫女聊聊母語課程教了些什麼,看見平日的問候語寫出來的樣子,都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要不,先張開耳朵,聽一回書末附的線上臺語文廣播劇,直觀的感受生鮮活躍的故事朗讀,也別有一番滋味。
臺語文的民間文化發展,反應著時代的潮流,也最能代表庶民的生活現況。布袋戲的發展也是如此,從較為古典的傳統布袋戲,到加入螢光特效、造型爭奇鬥艷的金光戲,風靡一時的《雲州大儒俠》簡直是年代的共同記憶。到了霹靂布袋戲的時代,搭上了動漫美型的造型發展,又是一番新風貌。
繪本故事以布袋戲為主軸認識臺語文的發展,熟齡長輩不妨和兒孫一同聊聊臺語文化活動的記憶,談談以往看布袋戲的時光,有哪些角色是你記憶深刻的?又是哪首臺語歌,陪著您度過了心事悠悠的年少時光?
鑼鼓喧鬧間,布袋戲偶粉墨登台,隨著年歲漸長,我們這些看戲的人,在人生中都扮演過戲曲中的每個角色,戲偶不變、人的體會和心情卻已萬千。翻過這本充滿歷史記憶的繪本,再一次走過青春、回味童年,再一次「發現」臺語文學。
※若您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加入【後青春繪本館】臉書社團,一起交流熟齡繪本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9396606797894/
作者/鄭若珣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現從事文字寫作、圖像創作與視覺設計。居於綠意盎然、生命豐沛的臺東,讀讀繪本、想想世界,在波濤拍打海岸的潤石聲中,過平靜簡單的小日子。FB:晝書/夜畫。寫日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