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第一屆全人文化近用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本週於臺北市舉行,共計全球12個國家地區、350位與會者參加。來自英國、美國、俄羅斯、日本、菲律賓、新加坡、香港及臺灣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交流如何以友善平權精神,提供樂齡、聽障、視障等不同族群更好的文化服務體驗。
除了從行政運作、服務設計等環節著手,讓各族群都能無障礙地親近文化場館,例如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現任香港NGO「藝術在醫院」總監的與談人鄭嬋琦女士,在專題座談中分享到,藝術是如何走入距離死亡最近的安寧病房,帶領臨終病人透過創作療癒自我。
以香港的醫院、安養機構為主要服務場所的「藝術在醫院(Art in Hospital)」成立於1994年,透過藝術家與醫護人員的跨界合作,將藝術融入醫院,創造舒適、和緩的氣氛,讓病人及其親友在心靈上得到安慰鼓勵,並紓緩醫療現場的緊張氣氛。
鄭嬋琦表示,投入長者服務以來,多次見證「藝術」如何在長者面對疾病與身體機能衰退的過程中,起到舒緩與療癒的作用。
某次他們來到一家醫院的安寧病房,蒼白的牆面和病人的臉色一樣,透露不出一絲生機。走進醫院的活動室之後,一位奶奶問她:「我不懂字、不懂畫,而且也差不多要死了,我為什麼還要來這裡?」
面對如此「厭世」的抵抗,鄭嬋琦不做心靈雞湯式的鼓勵,也沒有感到不耐,只是陪著她提起筆,一筆一畫地完成畫作。
我們只是專注享受創作的時間。
活動結束後,奶奶臉上的線條明顯變得柔和,笑嘻嘻地問:「姑娘,你們下次什麼時候來?」「一會兒我孫女過來,我要教她怎麼畫!」
一週一次的藝術工作坊成了醫院長輩最盼望的日子,即使再三提醒顏料會弄髒衣服,穿一般的衣服就可以了,但長輩們還是執意為這天穿上最好的衣裳。「這是我一週一次的大節日,很重要的!」
同場分享的三軍總醫院精神科護理師楊純鑾也提到,在醫療現場我們通常只關注病人「失去」的是什麼,並以此為基礎區分個人的疾病層級,忽略了個人的特質與感受。
擔任「此刻。我在」失智藝術團體方案設計計畫主持人的經驗中,她發現即便是極重度的失智症患者,已失去正常的言語表達能力,「藝術」仍可作為一個很好的溝通工具,表達最深層的潛意識,對照顧者來說也是一種療癒。
我們做的不是懷舊治療,而是培養新的技能去留住那些還在的東西。
在勢不可檔的高齡化浪潮下,以藝術為媒介的創齡行動讓我們看見了超高齡社會的新曙光。
延伸閱讀:長照政策先驅國-荷蘭長照新法寶:藝術
接收最豐富、有趣的熟齡藝文生活情報!歡迎加入【安可人生LINE@】
http://line.me/R/ti/p/%40adg813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