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針對不同世代的人做了一份調查發現:
六十歲以上的族群已有三成多「退休後想跟好朋友住在附近」;五十歲以下的人就更多了,居然超過七成。
基本上這些較年輕的人已不寄望老了能跟孩子一起住,當然,這也反映如今很多人不婚不生,或即便有孩子,也務實地知道在全球社會變遷之下,三代或四代同堂,已經是即將消失的社會現象。
這幾年,只要是很久不見的老朋友或剛遇到的新朋友,都會問我:「你們在台南要蓋的蝸居,現在進行的怎麼樣了?」這個好奇,是來自於網路上的一部微電影—《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
這是遠見出版集團2014年的年度特刊主題「養得起未來」所搭配拍攝的影片。短短不到三年,單單網路上的點閱數已超過一百六十萬,除了顯示大家很關心退休這個主題之外,也期待能用正面,甚至浪漫一點的行動來準備自己的下半生。
臨時起意、歪打正著的「蝸居」計畫
故事緣起於2012年末,一次好友們的台南旅行,在談到老後的生活時,當下有人起鬨:「我們退休後一起搬到這裡來住吧!」
說來也是緣分吧,過沒幾天就傳來消息,幾位高齡九十歲的地主有意出售一塊台南巷弄裡的土地,用電子信件徵詢同行的老友,立即就有十來位響應,很快的把錢收齊就買下這塊地,開始建築我們的「蝸居」夢。
人生真的很奧妙,2012年12月到台南旅行,2013年初買下土地,並以我們近年的旅行「蝸行」為名,希望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慢慢且確實地走在自己的土地上,所以將這塊地命名為「蝸居」。
然後2014年遠見雜誌拍攝紀錄片,2017年台南市政府居然很巧的將蝸居所在的巷弄,命名為「蝸牛巷」(註1),除了巷口做了雅致的門坊標誌外,整個巷弄街區的地面與牆壁重新整理,並裝飾許多帶有蝸牛意象的圖形和裝置藝術。
將這個屬於二十一世紀的「蝸居」買下後,我們就積極討論並且設計,營建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退休夢。
其實週遭有很多朋友退休後想搬到山裡面或蓋一座夢想中的養老別墅,但我覺得這都太浪漫,或是久居都市忙碌工作後反向的一廂情願,退休後的居住空間其實還應該依不同年齡與身體狀況而有不同的規畫。
第一階段-Age 60-75:實現夢想,好友/青銀共居,小宅大生活
視個人身體狀況而定,大約有十幾年到二十年左右的時間,這時的住宅規劃可以充分實現夢想,想住鄉下的住鄉下,想住富含文化氛圍的古都亦可。如果有一群熟悉的老朋友住在附近,甚至共同營造一個共居的小村落或集資蓋房子,都是可以為這個階段的生活加分的選擇。
這個居住空間其實不必太大,因為不必留孩子房與孝親房,可以是個開放空間的大套房,頂多再略為隔出臥室與起居室,當然是要無障礙空間,以備不時之需。
整個大套房大約二十坪左右就應該夠用了,因為這時候還可以走動,應該多多出門去跟人群接觸,不需要宅在家裡。如果是集資與朋友一起蓋棟老人公寓,可以在房間外預留可以駐足聊天、喝咖啡的公共空間。
現在很多公私立機構甚至建商,也開始營建這種集村式的公寓套房,供還能自理生活的老人家居住。提供共餐、課程、社團以及各種聯誼活動之外,也有簡易的醫療服務。
此外,我認為假如可以的話,老人公寓應該散落在都市市區裡,甚至可以將一樓當作幼兒園或青年創業學習中心。記得小時候每個巷弄,總是有些老人家會坐在門口聊天,可以守望相助,幫忙看顧著街坊鄰居的幼兒。
住在近郊大型集中化的老人公寓有個缺點,每天睜開眼睛放眼望去,成千上百甚至上萬個年紀比你大的老人家,我想也許生命力就在不知不覺中被磨耗掉;相反的,若是周圍有許多年輕人,彼此有聊天甚至合作的機會,老人家的活力也會不斷滋生出來。
這也是「青銀共居」正如火如荼在全世界開展的原因吧?不只是公益團體,政府也開始主動媒合年輕人與銀髮族住在一起,除了弭平世代隔閡,也可以激發出更多創意。
第二階段-Age 75-80+:考慮醫療照顧需求
行動逐漸不方便,或者罹患疾病需要更多的醫療照護,這時的居住需求又跟之前的不同了。目前各國政府都在推動「在宅老化」,不管是透過到宅服務的照護員或是在社區裡的照護機構,都可以依個人條件與喜好做選擇。
第三階段-臥床-終老:越短越好的人生最後一哩
當然,人生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接受全天照顧的療養院,期間當然是愈短愈好。目前很多國家的平均臥床年數都高達七、八年以上,這是個幾乎沒有個人生活品質又耗費社會資源的階段,如何降低這個階段的時間是時代的新課題。
因為現代進步的醫療科技可以用機器維持呼吸心跳,「讓人死不掉,但是也不能說是活著」,算是延長死亡時間而已。
據統計,身體健康能走能動,終老前的臥床時間就會縮短。因此,安排人生不同階段的居住空間,維持活躍的社會互動,對自己好、對家人好,也是對社會國家有莫大好處的事。
但不論在哪個階段、選擇哪一種居住方式,如果能跟許多有共同生命經歷或志同道合的老朋友比鄰而居,是最幸福的狀況。俗話有道是:「千金買房,萬金買鄰」、「遠親不如近鄰」,良有以也。
退休後想和好朋友一起住,自己買地蓋房也不是唯一的選項,現在有很多建商甚至政府單位積極營建各種適合年長者居住的公寓,只要大家能一起去訂購預約,也不見得要耗費心力自己找地蓋房子。
「老兔三窟」-在最無常的生命面前,做最好的準備
此外,對於老後的居住空間規劃,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身體好的時候一切都沒問題,但若是中風或各種意想不到的疾病上身,乃至於一個交通意外,也許我們就需要別人照顧了。
因此一定要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多準備幾套計畫,我們在辦活動時都要有雨天備案了,更何況面對這個終將來到的高齡生活;必須切記「無常」這個生命老師在旁邊虎視眈眈呢!
有道是「狡兔三窟」,若想在現在住的地方終老,就要先布置好無障礙空間;若是沒有把握屆時身邊會有家人陪伴,那就要及早準備第二個窟,號召跟我們有同樣顧慮的朋友,「揪團」當鄰居彼此有個照應,或者自蓋集合式住宅,不然有空就一起尋找愈來愈多樣化的老人公寓;同時,也要邊留意附有醫療照護的優質安養機構,這是第三窟。
註1. 出生在台南的大作家前輩葉石濤生前曾住在這巷弄內,並多次在文章中提及他住的小小的房子為蝸居,並將這條小巷命名為蝸牛巷的緣故。
接收最豐富、有趣的熟齡藝文生活情報!歡迎加入【安可人生LINE@】
http://line.me/R/ti/p/%40adg813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