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齡放送局」為專欄名稱在安可人生雜誌上連載,已經彷若是光年前的事……(典型的誇飾法),這段日子以來,持續以「凱特視角」(不才筆者在下管見的藝名)和大家分享許多與年齡相關的主題。然而,或許有讀者會疑惑,「凱特啊~那究竟『創齡』是什麼意思呢?」(請見諒不這樣自問自答這文章就無法存在了),作為一個創齡倡導狂熱分子,就連所創立的【七分熟】也是以創意高齡為宗旨,所以,覺得是時候跟大家好好介紹一下!以本篇文章為開端,凱特將為大家帶來一系列關於「創意高齡」的五四三。
一個關於「自己未來」的行動
創意高齡的概念是這幾年來,全人類開始有意識的邁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齡趨勢下,在一片「高齡海嘯」、「老化風暴」、「老後破產」、下流與不下流的負面探討中,少數讓人能恢復理智去看待「自己未來」的主題(因為沒意外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此一概念來自西方的創意高齡(也有一說是來自日本),英文原文是Creative Ageing/ Creative Aging,中文可以譯成「創意老化」或「創意高齡」,至於定義和誰最先「發明」這個字眼則是百花齊鳴,但無論如何,名稱只是其次,重點是內容是什麼,並且,能如何實踐。
創意高齡的具體實踐
從理性的科學角度上,美國精神科醫師暨老人學專家Gene D. Cohen博士認為:研究證明,高齡者透過社交活動、藝術和社會參與,腦部仍可持續開發利用。「嗯,聽起來有理論根據了,但好像還是有點模糊?」,非營利組織 Lifetime Arts提供了更精確的說明:「創意高齡是透過藝術,促進55歲以上的人們持續以其創造力參與社會的具體實踐」,那麼在「功效」上呢?「它引領我們解放關於年齡的自我束縛,同時鼓勵每個人都持續成長、學習並且終其一生皆能互助於社會」。
在看遍許多國家對於創意高齡的定義後,具體來說,創意高齡就是「以『年齡』為核心,藉由音樂、電影、文學、戲劇、舞蹈、美術等具創造力的行動,以軟性多元特質開闢的一條通往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的實踐」。
作為一個觀念倡導者,引述得像邀請別人參加自己的婚宴一樣,提出邀請讓人獲悉訊息後,就要先留點空間,讓對方思考是否赴宴(畢竟臺灣仍是個紅包文化的國度),千萬不能一次就調查需不需要寄喜帖?你家幾口要參加?這樣就壓力大了……。所以,關於「創意高齡」的初步認識這樣就夠了,接下來凱特將會繼續與大家分享世界各處正活力充沛落實創齡行動的組織和場域!我們下次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