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周邊有繁華大氣的上海,有歷史悠遠的南京,更有江南水鄉的蘇州,在閃閃燁燁的風花雪夜名城之中,她該如何發光發亮,吸引旅人們的目光?
不管是千燈古鎮;甪直古鎮;黿頭渚或是太湖,都不在我的旅遊計畫之中,卻又因緣巧合地走進了她們的懷抱,深刻體驗了江南的風韻,每一座古鎮都如此相似卻又如此不同,千年歲月未曾洗去那古老而深沉的況味,而無錫似乎位在過去與將來的十字路口,對於旅人來說,這就有了一些的期待與遐想。
我曾請教當地友人,無錫名稱的由來? 所得回覆,簡言之,曾經產錫,地名是「有錫」,歷經幾代開採殆盡,就改名為「無錫」至今,似乎也算合理的解釋。無錫地名的由來有許多解釋,《東周列國志》有記載:「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此前,錫山盛產錫礦,是兵家必爭之地,自從錫礦的枯竭,無錫總算免去兵焚之苦,獲得喘息的機會。
另外,據近代語言學家的研究,“無”為古吳語的敬語前綴,無錫的意思就是尊敬的錫山山神。也有學者稱,伏羲氏起源於無錫古華山,依此推測無錫為伏羲的古音譯。或是吳國後的首都梅里古稱吳墟,無錫因吳墟諧音而來。
無錫,古稱梁溪或金匱,有「太湖明珠」的美稱。曾是吳國的首都,據說華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氏也是起源於無錫,顯而易見,無錫在歷史的軌跡中占有一席之地,其重要性自然無法被忽視。
時代之輪逐漸輾去無錫所殘留的歷史痕跡,在繁華的光影照映之下,無錫起源之地南長街僅剩一公里供後人憑弔;與長城齊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無錫市中心,如今酒吧林立,呈現另類的江南味道。南朝梁武帝時期所建的護國寺,被後人稱為「江南最勝叢林」的南禪寺依舊香火鼎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烟雨中」,南禪寺已成少數僅存的四百八十寺之一。
以徒步方式最能體驗一座城市的新與舊,最便於觀察城市中庶民的真實生活。近年來身分有些敏感的無錫基督教會,虔誠的信徒仍舊堅持前往做禮拜,哥德式建築形式在現代新式建築群中顯得古樸而穩重。祈求心靈的平安喜樂之餘,也要小心翼翼地關注政治風向,為求信仰的延續,只得低調再低調,低著頭,默默祈禱。
無意中闖入東林書院卻是個響徹耳際的古代書院,學生時期熟知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在心」竟是出自於腳踩的這一片土地上,如今,讀書聲已遠去,議論國事也不再為人們所熱衷,手上一支釣竿,掌上一付賭牌成了書院的常見風景,東林書院緊閉大門,默默矗立在城市中,楊柳依舊飄逸著晚風,書卷氣大概再也捲不起風雲了。
旅行至今仍在江南徘徊,前進了近2500公里,穿越了2500年的歷史,新舊交替的城市,竟讓人有種漂浮無根的感覺。近年,無錫努力地種起了櫻花,而櫻花樹上掛滿了可愛的小風鈴,白天是一片粉色系的浪漫,晚上又幻化成霓虹閃爍的七彩城市。那小巧可愛的粉味漸漸顯露了日本京都的影子,突然間,人們喊出「江南小京都」的稱號,也不知這是個迷失或是重回榮光的策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