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片名《踏響人生》,就想看這部電影了。從片名不難聯想起一種久已遺忘的舞步:踢踏舞。這部電影有太多懷舊元素,看的時候,十分動情。我想同世代的朋友,或許能明白這種心情。
台灣曾有一個時代,流行踢踏舞,早在來自愛爾蘭「大河之舞」或「火焰之舞」橫掃世界之前。那時流行在皮鞋鞋底上打上鐵片,走起路來,踢踏踢踏響,十分神氣,是的,幾乎就像是憲兵一樣,只是我想不起來這個風潮是怎麼起來的,又怎麼會忽然消逝的?也許影響來自經典電影《萬花嬉春》?看到電影中出現黑白相間的舞鞋,不免想到六、七0年流行的皮鞋樣式,優雅復古,往事只能回味。
這部電影講踢踏舞的故事,最讓我意外的是由日本人所拍,而不是美國片,而且導演本身也不是出身舞蹈界,而是演而優則導的水谷豐。水谷豐以刑事推理劇《相棒》廣為人知,也曾獲得影帝殊榮,走上導演之路,不讓人意外;美國知名演員克林斯伊威特,典範在前。令人好奇的是,為何選這樣的題材,作為登上大螢幕的初試啼聲之作?
水谷豐二十多歲時,在紐約百老匯看到珊蒂鄧肯(Sandy Duncan)飾演的彼得潘跟印地安人跳舞的場景時,深受感動,就此埋下種子,這個願望直到四十年後才得以實現,真是伏筆千里。但拍攝一部電影,何況是舞蹈片,終非易事,工程浩大,於是邀請日本踢踏舞界之祖中川三郎的女兒中川裕季子,在本片擔任舞蹈監督,並請來日本踢踏舞界代表人物火口秀幸擔任舞蹈編排,讓這部電影的舞蹈演出,十分可觀,震撼感官。為了演出的專業度,據說試鏡的專業舞者多達五百人,入選者也都是一時之選。
電影的英文片名是《Tap:The Last Show》,道盡本事。三十年前的一場表演意外,終止了天才踢踏舞者的舞蹈夢,被迫退休的他,從此沉溺酒精,渾渾噩噩地生活。某日,他的老友,頂尖劇場老闆,邀請他為即將結束營業的劇場,指導最後一場踢踏舞秀。意外的陰影仍然籠罩著舞者,但推辭不了好友相託的他,只好不情願地開始為這場表演選角。在這些來參加甄選的舞者中,被其中一位始終不願放棄舞蹈夢想的熱血青年所吸引,點燃了老舞者心中曾經的表演魂……。
這部電影的演出方式,帶著一種日本漫畫式的誇大,悲傷中也夾帶一種喜感,水谷豐所飾演的老舞者,就是這樣一種典型,不過,在挑選團員時的嚴厲,倒是把舞國前輩應有的高度呈現出來;飾演劇場老闆的岸部一德,演出內斂,十分吸睛,平衡了電影中有時過於輕浮的調子。片中分線敘述入選舞者的人生故事,底層的故事,從沒有交集,到彼此爭鋒的緊張矛盾,漸次理解融合,迸出合作的火花,十分感人。舞者練習過程中的舞步鼓點,每一擊都敲進觀影者的心中,讓人忍不住跟著點起腳尖。
然而,最值得看的部份,還是電影最後長達24分鐘的完整表演,這得歸功於編舞者的巧思與細膩,呈現踢踏舞個人與群舞的不同技藝效果,既向《萬花嬉春》中Singing in the Rain 的金凱利致意,更融入了日本傳統樂曲(櫻花)的幽思,終舞以十九世紀作曲家蘇佩的輕歌劇作品《詩人與農夫序曲》作結。融合了傳統、現代、古典的演出,輕快又優雅,十分精彩,值得一看。
就像劇場老闆對老友的感謝:謝謝你讓我做了這場美夢。看這部電影,真像是看一場仲夏夜之夢,導演水谷豐藉劇中老舞者之口,對觀眾說:「夢才正要開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