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要到年底了,許多人都會趁這個時候趕緊替家裡大掃除,尤其在整理冰箱的時候常發現,「疑?怎麼又那麼多瓶瓶罐罐」,有些是平常囤積下來的胃藥、成藥,又有些是醫師開了沒有喝完的藥水,到底哪些藥品該留?哪些該丟?專業藥師林志鋼在廣播節目《銀髮新視界》中表示,將藥品「分類」是重要的第一步,沒有確實將藥品分類除了容易造成誤食外,藥品所造成的環境汙染也是隱憂。
許多民眾平常都會有定期服用藥物的情況,但大多數時候,民眾可能覺得自己身體狀況比較好了就不再服藥,導致醫生所開的藥品會有剩餘的情形發生,那這些多出來的藥累積下來,常讓人不曉得該怎麼處理才好。
林志鋼說明,首先必須將藥品「分級」,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類做處理,第一類是必須拿回原先醫院或診所進行回收的藥物,例如抗生素、賀爾蒙、抗癌藥品及管制藥品等,上述四種若沒確實回收容易危害人體或是對環境造成負擔;排除第一類藥物後,剩下的都可算第二類,舉凡胃藥、眼藥水等,經過適當處理後,大多可直接丟棄於垃圾車載至焚化爐燒毀。
第一類藥物除了拿回原診所或醫院外,其實也可以拿到社區藥局請他們幫忙處理,或者是在回診時順道拿回去就可以了;第二類藥品在丟棄時須注意幾個小細節,例如:
一、顆粒狀的藥物須先從鋁鉑包裝上一顆一顆拆開,因為鋁箔包裝屬可回收類,剩下的顆粒狀藥物經夾鏈袋包裝後就可直接丟垃圾桶。
二、若是咳嗽藥水或是眼藥水的液態藥品,則應該用夾鏈袋包裝起來丟棄,切記不可以丟於馬桶沖掉,因為經由馬桶或是水槽沖掉的話,會流入水資原利用系統中,進而汙染我們平常使用的自來水或是飲用水。
目前垃圾大多是以載到焚化爐燃燒為主,經焚化爐高溫分解後的藥品對環境負擔較小;以前常用掩埋的方式處理垃圾,藥品則不適合直接丟垃圾桶,需拿到醫院做回收。
另外林志鋼表示,藥品剩餘的情形太過氾濫,若真的不曉得藥物有無過期,或者是開封後到底還能使用多久,可以求助於社區藥局幫忙鑑定,但追根究柢與醫師間的溝通很重要,應適時向醫生反應身體情況,請他調整用藥量,不然累積下來的藥物除了環境威脅外,也是對醫療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