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5)這系列在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新北市社會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以及接下來在高雄失智症協會、台北醫學大學,以及各單位邀約,陸續巡迴下去的《生命之河》演講,其實是我懷著一點忐忑,以及無比的熱情開始的。
沒想到,每一場都坐滿了關心生死議題、對戲劇與戲劇療癒充滿好奇、想更深入了解《病人自主法》的朋友們。
許多朋友是我們的觀眾,帶著求知欲回來支持;也有更多第一次見面的新面孔,走進來探索、傾聽。謝謝你們的到來,讓每一次演講,變成一次次關於「戲劇與生死教育」的深刻連結。
讓紀錄影像,成為理解的起點
這系列演講,以我創作的《翩翩》《生命之河》劇場紀錄影像為核心,融入戲劇治療與我所發展的「水面劇」方法,並搭配創作影像中,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陳秀丹醫師的專業解說。
謝謝陳秀丹醫師的演出與陪伴,讓我現在能夠帶著這段錄影,和更多人分享阿丹醫師專業和溫柔的力量。
演講中,我也以新任「病人自主法核心講師」的身分,補充說明「預立醫療決定」的流程與意義,並邀請觀眾關注以下長期推動單位:病人自主研究中心 為愛前行基金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 台北市聯合醫院人文創新學院等等。
戲劇演出中的思辨與省思
《翩翩》《生命之河》戲劇演出中,透過女星應采靈、潘奕如、賴茉凡等專業演員、民眾照顧者演員、陳秀丹醫師、林孟屏醫師共同演繹,觀眾看見了許多重要的生死議題,包括:
失智症末期是否插鼻胃管的迷惘
「隨順善終」不是「刻意斷食」的觀念釐清
照顧關係中的告別與重生
如何護持父母與自己善終的可能

《生命之河2.0》2024演出劇照,左為張嘉容導演,白袍者為陳秀丹醫師。(圖片來源/張嘉容)
用藝術參與公共,用公共形成議題
我每次講《翩翩》和《生命之河》,都像是重新經歷一次照顧與生死課題的洗禮,心情也總有波動。因為,這些故事不是虛構,而是來自真實人生:眼淚、掙扎、放不下、說不出口的愛。
我願意用戲劇,把這些困難與成長整理出來,編創成作品。也希望讓更多人有一種安全感——你不是一個人,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一起選擇、一起成長。
演戲也傳遞法律知識:預立醫療決定的戲劇呈現
在戲劇裡,我用幽默而具象的方式呈現:
什麼是「預立醫療決定」和「啟動條件」
「吞嚥訓練取代鼻胃管」的選擇
什麼是「安寧療護」
「隨順善終」的真義
這些戲劇演出幫助觀眾理解生硬觀念,減少無效醫療對個人與家庭的傷害。我們從現在開始,每天用心學習,了解自己該知道的,才有可能在最艱難的時刻,不慌亂、不遺憾。

《翩翩》2024演出病主法「預立醫療決定」段落,白袍者為陳秀丹醫師。(圖片來源/張嘉容)
讓身體記得:戲劇活動中的共感體驗
每一場演講,我也會即興帶領現場觀眾進行幾個戲劇互動。觀眾們踴躍參與、分享、表達、創造,現場氣氛總是感動又充滿力量。氣氛感動又充滿力量——讓身體記得的學習,是可以記得更久的學習。
《人生最後的旅行:探索生死之間的美麗風景》
系列晚餐藝文沙龍預告
7/25(五)張嘉容 導演 《人生最後的旅行:探索生死之間的美麗風景》沙龍
8/1(五)陳秀丹 醫師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給愛的人沒煩惱,被愛的人沒痛苦》沙龍
8/15(五)蔡兆勳 院長 《生死兩相安:學會與臨終病人說再見》新書發表會
時間:18:00報到|19:00開始|21:30結束
📍 特有種商行(台北市臨沂街27巷4-1號)
👉 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LuzCVSa8fxqGtgjw6
【嘉油站-張嘉容X水面劇學校】Line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