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若珣
時常可見老人家的囤物習慣,滿滿的物品堆滿了屋內,生活空間堆滿雜物的狀況,甚至影響到環境與健康。一般來說,囤物和心理狀態相關,物品的囤積常來自生命的不安全感、精神的焦慮,因此,與其將這個現象視為病症,不如更深去關心老人家內心的缺乏。囤積是一個現象,囤積的動機卻有所不同。比起僅僅是持續堆積的行為,《塞滿東西的房子》這個故事顯然更為積極。麥達福老先生的家塞滿了各種雜物,是老先生持續蒐集來的城鎮廢棄物,旁人眼中的廢物,為何在老人家眼中視為珍寶?「它們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老先生的想法是積極的,而且將舊物打理得井井有條。
孩子是最能跨越邊界的人類,當社區的成人都將老先生當作不可理喻的怪人之時,孩子還是能抱著好奇的心,從對舊物的理解中獲得新知。有一天,常來探望老人的孩子阿毛,不小心摔壞了他的腳踏車,房屋中看似廢棄物的零件才得以派上用場。在老人的巧手修復下,腳踏車的功能恢復了,還帶上了再創造的獨特個性。這是唯一一台專屬於這個孩子的腳踏車,物的獨特性經由手工藝再次顯現出來。在工業製造的時代,手工藝的技術和美感已不復見。回想過往修補藝匠還活躍的日子,人對物的珍惜之心猶存。無論是鍋碗還是舊衣,以技藝縫補、再製是生活中的日常項目,不僅節省資源也提供鄰里感情連結的機會,人們藉由「修補」這項共同的活動,體會從破碎到完整的意義轉化。
「他們為了幫助麥達福先生修理東西,找來了更多被丟棄的寶物」
在繪本故事中,當修補產生意義的時刻,老人的形象在鄰里眼中也發生了轉變,從不被理解的守舊者轉化為改變現狀的創造者。訪客出現了,為了讓壞掉的舊物能再重新被使用,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逐漸活絡起來,人們對廢棄物的觀點改變了,廢物成了寶物。如此可見,觀點轉換即是生活轉換的開始。
在繪本的圖像表現上,繪者採用簡潔的黑線勾勒出人物與物品的輪廓,再以兩個主色妝點。簡單明瞭之餘,也讓物件與人沒有太大的區別,老人身上的衣物繪製上補釘,就像已被修補的舊物一樣。「寶物還是廢物?」似乎也暗示了老人在社會中的處境,相信當老人內在的智慧和動能再度展現,也將再次成為社區中的寶物。
「從此,他們會修補已有的舊東西,或把它們改造成新東西,全靠麥達福先生和他那塞滿東西的房子。」
「舊物」是否為只能等待被丟棄命運的無用之物?推動「物」的再生賦予了「物」新生命,也同時讓老人參與了再造,連帶效應中,社區的動能再次轉動。在東岸常見二手市集與免費市集,多少延續著舊物能繼續使用的理念而舉辦,我常在這些市集中看見以分享為目的純粹喜悅。是不是真的能有這樣一個,以惜物修補為認同價值觀的社區,我們不得而知,但繪本故事的結局提供我們一個美好的願景-一個多元、共好的節約社會,並帶進社區全年齡的共同參與。
※若您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加入【後青春繪本館】臉書社團,一起交流熟齡繪本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9396606797894/
作者/鄭若珣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現從事文字寫作、圖像創作與視覺設計。居於綠意盎然、生命豐沛的臺東,讀讀繪本、想想世界,在波濤拍打海岸的潤石聲中,過平靜簡單的小日子。
FB:晝書/夜畫。寫日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