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怕變老?答案是年過半百的中年人。
一切都是因為錢。這把年紀,職涯所剩有限,升遷即將封頂,接下來的時間分分秒秒都是壓力:究竟該準備多少錢,才能安心退休?深層恐懼則是:日後千萬別淪為下流老人。
臨老沒錢真命苦。如果這個念頭也曾讓你覺得不舒服,建議花點時間看看《養老金都沒了啦》(2021)。別出心裁的是,這部日本電影並不強調下流老人的悲情無力形象,相反地,以中年人為預設對象,雖然也苦於養老金自籌不足,但視角真實詼諧,反而讓觀眾悟出新意。
篤子,五十以上、六十未滿的劇中女主角,看著櫥窗精品包包,望梅止渴。因為她發現,自己離未來要退休的養老準備金目標,還差得很遠。
節流,是未雨綢繆第一課。就算自己的包包邊角磨破了,如果堪用,能省則省。篤子家最常吃的配菜是豆芽,因為俗又大碗。
節流是美德,但光靠節流就想致富,卻前所未聞。個人如此、家庭如此、企業亦然。更何況,到了中年三明治這把歲數,不可控的必要支出,偏偏會接二連三發生。
例如,篤子的公公過世,身為獨子的先生被小姑要求包辦所有喪葬費用。雖然篤子夫婦也提供每個月九萬日圓的孝親費,但小姑拿出帳本,表明他們的分攤根本不敷所需,因此主張這筆喪葬費用該由篤子夫婦一次奉還。
喪葬費用,可高可低。但婆婆很傳統,不願葬禮寒酸,加上葬儀社的話術,篤子夫婦的存款只好大失血。再怎麼節流,無法省長輩;苦自己可以,但還是不能不讓長輩風光大葬。
與此同時,女兒長大了,小倆口先有後婚,憧憬浪漫,也希望辦個體面的婚禮。誰買單呢?又少不了爸媽贊助。
上有葬禮、下有婚禮,全都買單有份,篤子離自籌養老金的目標愈來愈遠,苦不堪言。
禍不單行的是,篤子夫婦陸續面臨中年失業,每個月的現金流瞬間斷鏈。別說工作存錢因應未來老後了,篤子夫婦連撐過眼前都成問題。
窮則變,變則通。在家奉養婆婆,會不會也是失業家屬的「創收」偏方?當小姑再次拜訪,協商孝親費用的分攤時,篤子急中生智,提議:「乾脆我們把婆婆從老人公寓接回來住,這樣我們也不必再付每月九萬日圓了,而且小姑還要付同等金額給我們家。」
把婆婆接回來住,孝親、家計兩相宜。這是篤子的如意算盤。
某日,篤子發現婆婆突然不適,趕緊送醫,大難不死。經此一劫,婆婆「頓悟」,要為自己辦一場「生前葬禮」。
「我一直以為自己很健康,直到生了這場病,才發現自己隨時會離世。」突如其來的住院,讓婆婆對老年人生有了新體會。如果心裡還惦記著要事,一定要趁快、趁早、趁生前處理。
「我們家沒錢,」篤子聽到又要負擔這筆莫名其妙的費用,直接回絕。然而,生前葬禮或許是婆婆自認這一生最值得的必要支出。因為她還能趁著在世時,預擬「告別演說」,向她想道謝的人言謝,以免斷氣後想說也沒機會,徒留遺憾。
萬萬沒想到,篤子正是婆婆最想感謝的人。因為她在喪偶後,獨居老人公寓,在害怕孤獨之際,是這位媳婦接納了她,讓她享受到天倫之樂,讓她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
婆婆一直壓抑的真心話,終於掀開鍋蓋說出來。篤子一開始只是因為家裡沒錢,誤打誤撞,促成了婆媳共居,竟然成為一場美麗的意外。
篤子念茲在茲的是,自籌養老金的多寡,攸關老後能不能活下去。但婆婆這位人生先行者卻給了一記棒喝:人,不是有錢就能過得好,人生最值得珍惜的往往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篤子)一味憂老,擔心錢存不夠,會不會淪為杞人憂天,反而無法好好活在當下?
退休,要準備多少錢才夠?幾乎所有的答案都是「愈多愈好」。但篤子先生提到了父親過世前的遺言:「吃不下三顆牡丹餅。」白話文是,牡丹餅再怎麼美味,最多吃兩個。背後的微言大義是,人生「剛剛好」就好,再多就讓自己受苦了。
可不是嗎?幾乎沒有人的美食體驗是在吃到飽餐廳發生的。
篤子豁然開朗,她願意節流,但不再為了明天而犧牲今天,包包該換就換。或許篤子存不到專家所建議的養老金數字,但她可以藉此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想想是否還有其他可能,以自己可負擔的方式度過老後?在電影裡,篤子決定賣掉房子,換一筆現金,然後搬進合租公寓,不但省了房貸負擔,也兼顧社交與隱私的需求。
每個人都會老,但老後風情卻有千百種。貧與富固然攸關經濟能力,但幸福並非總是站在富有這邊。
剛剛好就好。人若活到老,所要追求的就是「火候」二字。如同電影《一代宗師》的金句:做羹要講究火候,火候不到,眾口難調;火候過了,事情就焦。
人生如此,老後幸福亦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