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西門町總被認為是年輕世代的地盤,但若從西門捷運站往東走,彷彿走進時光隧道,穿越已不存在的老城牆,回到一百多年前的臺北城。1884年竣工的臺北城,位於清朝最熱鬧的大稻埕與艋舺之間,歷經改朝換代、政黨輪替,臺北城依然敬業地扮演著政經中心的重要角色。
從西門捷運站5號出口往東走,便會看到中山堂。中山堂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公會堂,主要作都市集會使用的公共建築。1932年,為了慶祝裕仁天皇登基,拆除清朝的行政機關「布政使司衙門」跟「欽差行臺」,遷至現今植物園與圓山舊兒童樂園,原地興建臺北公會堂。
「中山堂是日本1930年代的現代主義建築,很像現在的世貿中心,像用積木蓋起來一樣,中山堂也是大大小小四角形組合起來的。當年臺北沒什麼四層樓建築,蓋完之後,是包含日本本土跟臺灣在內可以容納多人的展演場地前五名。」文史工作者高傳棋分析,跟小巨蛋、兩廳院相比,現在的中山堂已相形失色,但當年可說是風光一世的表演場所。
中山堂落成於1936年,根據臺大音樂所教授沈冬策劃的藝文資料庫,中山堂至今超過1500場展覽與演出,許多臺灣藝文人士的重要「第一次」也都發生在那,像是知名舞蹈家蔡瑞月1947年首次舞蹈創作發表會,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1973年首次公演都在中山堂上演。
不只在藝文界佔有一席之地,過往許多中小學也會借用中山堂舉辦畢業典禮,累積不少庶民記憶。中山堂一樓連接大廳的「車寄」也相當氣派,作為連接大廳的門廊,可為下車的觀眾遮風避雨,從側面看也可發現兩進車寄可讓大小車分流,極具巧思。
中山堂外矗立著一座國父孫中山銅像,也是大有來頭,出自國民政府來台後的知名雕塑家蒲添生之手。蒲添生師承楊英風、又是知名畫家陳澄波的女婿,該銅像更是少數與孫中山真實身高等比例的雕像。雕像底下基座原建於日治時期,乘載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祝辰巳的雕像。國民政府來台接收後,將原本紀念日本政治人物的雕像砍除,但保留基座,放上新的雕像,成為臺灣改朝換代的見證者。
百變之中也有少許不變,像是二二八公園內的福德宮,供奉著全台最位高權重的土地公。「城中有黎明、光復、建國三里,意思是等待黎明、台灣光復跟獨立建國」高傳棋說,無論藍綠,歷任總統都會來這拜拜,因為城中區域都歸這間土地公廟管轄。挑一個有空的下午,來趟城中微旅行,感受老臺北的歷史時光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