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跳舞要持續學,因為要突破,剛開始學記不了那麼多舞步,強迫自已一直練,為了上台表演,大家一起積極練習,培養團隊精神,感情都變很好…我跟跳舞的同學一樣都已經四十幾歲了…以後退休了還能一起吃喝玩樂不是很好嗎?有一群夥伴互相關心。」女性,42歲,台北市
「我希望可以去突破自己,如果學習只是一種消磨時間,其實它的意義會很快速地下降,學習如果是生活的一個助益的話,你會希望讓你有參與感,不是只是因為無聊…那你就去看電視就好了,不然你就去玩手機什麼,但是你會希望學習這一件事情你也得到一些(獲得)」男性,54歲,高雄市
以前的人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不同了,在平均餘命80歲起跳的高齡時代,活到老不難,難在怎麼「活得健康快樂」。個人生活作息絕對是第一位,再來就是「保持學習」,不管學動態或靜態的事物,都有這幾個作用:
- 有專注的事情做,讓大腦保持活動。
- 有老師、有同伴可以討論,讓人際關係活絡。
- 生活有目標、有成就感,容易保持年輕的心。
有目標的學習,讓生活有動力,持續學習的動機會更強,形成正向循環!根據智榮基金會「休閒學習」研究及到社區據點、中高齡學習機構訪談,整理出中高齡學習者最愛的學習方式是有專業老師深入淺出的帶領、同學彼此之間能共同分享討論及課後組成練習網絡,課程期間舉辦戶外體驗活動,以及創造上台發表學習成果活動等。
再往深層看,「學習」這件事可以幫大朋友「找到新舞台」。
原因是不管大哥大姊原來做什麼,他們在人生上半場熟悉的事物、養成的習慣,進入下半場以後,有時候不一定能直接用。那種感覺好比從前台商進大陸,以為把台灣這套搬過去就OK,實際上很多事情要適應;調整好以後,才會讓公司運作得跟在台灣一樣,甚至加倍擴大規模。「學習」就像這段台商從台灣到大陸的調整過程。
由施振榮先生創立、在去年推動「樂樂活大家講」的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聽見了大哥大姊的需求,今年特地邀請「史丹佛設計人生教學團隊」的紀俊麟醫師與鄭光婷醫師,融入台灣熟齡族特質,打造全球第一堂熟齡退休必修課「設計健康人生共學坊」。透過遊戲方式,引導大哥大姊利用既有的天賦、個性和經驗,提早籌劃退休後的人生篇章,創造有能量、有生活品質的「第二人生」。
更好的是,和「醫生老師」一起上課之外,中午還安排到人氣私廚接受專業指導,大家共煮共食。一整天下來,認識醫生、學習專業、共玩遊戲、了解天命,還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享受開心品味時光,是不是很讚?
因小班制深度互動教學,加上私廚空間關係,名額有限報名要快:https://www.accupass.com/go/lifedesign4age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