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若珣
湯本香樹實是著名的日本兒童文學作家,知名的作品《夏之實》以三個男孩與獨居老人邂逅的故事,討論了關於「死亡」的議題。故事中的孩子先是對死亡好奇而開始進行一項「觀察獨居老人」的行動,隨著劇情發展,獨居老人因為孩子的關注,從一成不變的孤單生活,漸漸恢復生命的活力。這個故事敘述生命的交錯,生命時間兩端的人們,因相遇為彼此帶來潛移默化的改變。因為孩子的友誼,老人在逝世前重新體會了生命的活化,孩子們在最末體會到,死亡不只是肉體的消失,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存有、一段情感的永遠失去。
在繪本《橋上》之中,湯本香樹實延續了生命關懷的議題。《橋上》探討了內在情緒,那是童年非常幽微不為人知的片段思慮,兒童對於「死亡」的念頭。一個站在橋上凝望車流的男孩,為何會有死亡的念頭?隨著故事前進,我們發現男孩是因為遭受了誤會和罷凌,想要離開環境帶來的痛苦。在躊躇間,一個奇怪的老人來到他身邊,問了一個小問題「你曾經……」。這個問題將男孩的思緒引開,讓男孩對未曾體驗的「未來」產生了希望。而就僅僅是這樣的一個轉念,就讓男孩能繼續往前。

《橋上》/文:湯本香樹實,圖:酒井駒子/聯經出版
橋是聯結兩地的過程空間,老人顯然是個流浪的無家者,或許老人太熟悉常常出現在橋上的愁容,對男孩有一份擔心。無論如何,一個善念對另一個生命起了作用,老人成了過路天使。人與人的交流總帶著意想不到的發展,也許在時間過後更為清晰顯明。成年後的男孩每思及此,便對不知名的老者感恩,因為生命延續,他才能遇見更多未見的人們,感受更多深刻美好的邂逅。
《橋上》的繪者為酒井駒子,質感細膩的畫面風格顯現出一種低調紀實的感受,就像在背後靜靜述說這個故事,單純的色調、適當的留白都讓讀者在閱讀時舒適平靜,漸漸被導引到內在情緒的共感中。

《橋上》/文:湯本香樹實,圖:酒井駒子/聯經出版
同樣是與酒井駒子合作,2008年在日本出版的繪本《熊與山貓》,說的是如何面對死亡和失去,走過悲傷的情緒轉換,好好放下的故事。熊的好友小鳥死了,悲傷的熊將自己封閉起來,直到有一天山貓體會了熊的悲傷,以音樂協助熊一同釋放情緒、走過哀悼,熊終於能放下死亡帶來的悲傷,將小鳥的記憶永遠留在心中存念,生命還是要繼續,熊終於能離開此地,繼續下一段旅程。畫面表現也讓我們看見,繪本這種媒介所帶來的畫面力量,善用媒材與構圖,就能勾起相同情緒的共感,黑色、白色與螢光紅的簡約用色,加上回憶式的邊框處理,讓人有一種看見心像的感受,就像看見褪色的老照片,散出一種回憶中永在的微光。

《橋上》/文:湯本香樹實,圖:酒井駒子/聯經出版
這類調性的繪本是少見的,它們靜靜陪伴讀者走過情緒轉換過程,就像黑夜中靜靜焚燒的壁爐,帶來安寧且溫暖的心靈撫慰。湯本香樹實的生命關懷始終在故事中,死亡這個議題可以一種舉重若輕的方式表現,她淡淡的敘說,卻能引起深刻的感觸,成為一種獨特又迷人的體驗。
※若您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加入【後青春繪本館】臉書社團,一起交流熟齡繪本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9396606797894/
作者/鄭若珣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現從事文字寫作、圖像創作與視覺設計。居於綠意盎然、生命豐沛的臺東,讀讀繪本、想想世界,在波濤拍打海岸的潤石聲中,過平靜簡單的小日子。
FB:晝書/夜畫。寫日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