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罹患率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台灣今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浪潮來襲,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今(7月15日)舉行「識別失智警訊、啟動預防延緩行動」記者會,推出最新「預防失智 現在開始」失智預防手冊,將保護聽力及視力與減少暴露於空氣污染納入。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王培寧醫師表示,健康生活型態是預防與延緩失智症的核心關鍵,掌握「趨吉避凶」原則,可有效預防及延緩失智的衝擊。建議從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社會連結、維持學習與興趣著手,並預防及控制三高、避免頭部受傷、憂鬱、抽菸與過量飲酒。他並指出預防納入近年國際研究關注的新興風險因子,鼓勵保護視力與聽力、降低空氣污染暴露及避免壞膽固醇過高等,並提醒民眾應持續關注相關知識,強化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每周兩次重訓採麥得飲食
他進一步表示,聽力健康有維持社交與認知功能,同樣視力喪失也可能增加大腦負荷與加速認知功能退化,有聽力問題要檢查並適時戴助聽器,也要定期檢查視力及早治療或使用輔助維持視覺功能;另外運動方面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高強度運動如慢跑、游泳等,同時加入每周兩次肌力訓練即重訓以減少肌少症;飲食除地中海型外,王培寧醫師更建議可採麥得飲食,食用綠色蔬菜與草莓、藍莓等莓果類水果。

最新失智症十大警訊文宣特別與日本人氣插畫家金澤信老師合作,由「胡子碰碰」溫暖療癒圖像風格,傳遞關懷失智理念。(圖片來源/王雪玲攝)
預防失智外更要了解失智十大警訊,即早發現,即早守護!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最新失智症十大警訊文宣特別與日本人氣插畫家金澤信老師合作,透過筆下著名角色「胡子碰碰」溫暖療癒圖像風格,傳遞關懷失智理念,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族群主動認識與關心。接下來也將攜手「胡子碰碰」透過公益講座、聯名公益品項等,邀請民眾透過不同方式參與、關注失智議題。首場公益講座將於7月27日舉辦,詳細資訊將陸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