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鈺珊
下雨天,滿席的咖啡廳,一對夫妻扶著行動不便的媽媽進門。先生問:「小姐請問旁邊有人嗎?可以一起坐嗎?」得到答覆後,他們便就坐。「媽,你要喝什麼?」媽媽想了幾秒:「熱拿鐵。」先生皺了皺眉:「但是咖啡不好睡,妳喝果汁吧!要吃點什麼嗎?」媽媽搖搖頭:「不用」先生立刻說:「妳就是吃太少,腳才沒力氣,我幫你點個牛肉可頌」媽媽點點頭:「好啊。」
夫妻去櫃檯點餐時,媽媽望著窗外,窗外風雨漸大,行人撐著傘來去匆匆。夫妻回座後開始討論媽媽牙齒就醫問題:「醫生建議要植牙,媽妳覺得呢?」媽媽很快回話:「好啊!」先生卻說:「但是那也蠻貴的,也不保證以後就不會有問題,我看妳去調整一下假牙就好吧!」媽媽再次點點頭:「好啊。」
桌間繼續討論著媽媽膝蓋疼痛、新陳代謝科回診,各種照顧大小事,媽媽靜靜的看著窗外,不時點頭「好啊」,眼神漠然,彷彿任何決定與她無干。什麼時候開始,曾經是打理一家大小的母親,失去了決策權?更直接的說,是失去自己人生的決策權?
年紀漸長,無可避免的面臨各層面的老化,讓人有種無法掌握的失控感不安。害怕家人不願意照顧自己,也不可能請別人幫忙,或許只能依賴孩子吧?看看他們為我的照顧討論的盡心盡力,我應該要覺得很幸福對吧?內心那個隱隱的難過與不安,就不重要了吧?
面臨各層面的老化,讓人有種無法掌握的失控感不安,默默接受子女安排的照顧計畫。(圖片來源/freepik)
可是,這段關係並不健康,年紀大需要幫忙,不代表就必須放棄自己的決定權、讓自己難過與不安 。如果這種不健康依附關係不變,當未來照顧壓力更沉、持續時間更長時,就會變成家庭間不可承受的毒性關係。
孩子心想,因為父母對自己健康與生活不負責任或無作為,而導致我們必須承擔照顧。父母心想,我拉拔孩子長大,他們在我老的時候借幾年照顧我,難道不行嗎?
家人在需要時互相扶持,你不委屈,我不感覺被剝奪,彼此有健康正向的心態,當然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但照顧本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更應該提前用心規劃與安排。高齡財務規劃可以改變這種關係,讓孩子不煩憂能專注工作與家庭,讓我們長出獨立性能從容面對老後擁有尊嚴。
思考四大關鍵問題,開啟高齡財務規劃之路
(1)為什麼要做高齡財務規劃?
退休那刻就踏上一段冒險旅程,旅程太久、生病或遇到詐騙等,都會造成的財務的不穩定,進而影響生活安排與心情。提前做好財務規劃,掌握財務自主性,讓自己晚年生活安定有尊嚴。
(2)理想的退休生活是什麼?
健康狀態下想在宅安老或遷居養生村?長照時希望請看護、家人照顧或入住機構?要四處旅遊享受美食或再找份兼職工作?對未來明確的期待,有助於進行財務需求的試算與準備。
(3)是否清楚現有資產與配置呢?
盤點現有資產包括現金、投資、不動產、保險、年金等,再依照自己理想的退休生活與進程,計算生活、醫療與長照花費,建立緊急備用金、穩健與風險型投資比例、購買保障型保險等。不同年齡階段需求不同,資產配置方式要相應而變。
盤點現有資產,提前做好財務規劃,讓自己晚年生活安定有尊嚴。(圖片來源/freepik)
(4)如何有效保全與運用資產?
我們希望一輩子的積蓄能依照預定用途做使用,並且不被惡意取用。你知道有哪些法律和金融工具可以協助嗎?例如意定監護、安養信託與年金險等。幫資產做好隔離再加上鎖,退休人生如期圓滿更愜意。
為了讓子女不被照顧壓力綁架,為了讓自己擁有尊嚴的晚年生活,我們應該正視高齡帶來的種種挑戰。思考四大關鍵問題,著手進行高齡財務規劃,或許不能讓照顧壓力消失,但做好自己能做的決定,也是一種對自己照顧的承擔,對家人而言更是一份愛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