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馬萱人 攝影=RENEE 圖片提供=都市藝術工作室
每一次走進鹽水皆驚奇。不是此地又有猛進變化,而是這兒代表的職人依然站在原來位置,讓人能說聲:「又相見了!」最資深的職人甚至已從事同一件工作一甲子以上,能不驚奇嗎?
打鐵叮咚叮咚聲、烹調鹽水意麵的蒸氣香氣、木造電影院中檜木椅觸感、生雞蛋剛打在雪花冰上的流動、中式教堂裡著漢服的聖徒彩繪…,還有還有,元宵節滿鎮的蜂炮煙硝與火花。你可以說這些「五感」其他鄉鎮也分別有類似的,但它們就是在鹽水全數到齊了。加上時間淬煉,終成鹽水獨家醍醐味。
這群職人身後也都有鹽水地標,無論具象或抽象,像是武廟、天主堂、八角樓、永成戲院等,而鹽水蜂炮與鹽水意麵早是專有名詞,也成一種地標了。
老提這些並非單純懷舊,而是這群熟齡鹽水住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可是參考典範呢。他們雖然日復一日做著同樣動作,為專業打拚,但皆不貪多,日落而息。尤其新年節慶一過、遊客一走, 全鎮立刻過回自己的日子,酷吧?
鹽水也有新事物,「月津港燈節」即是。除了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參與的方向不變,多次擔任策展團隊的「都市藝術工作室」也期許燈節能與在地脈絡更加結合。於是,今年有了呈現鹽水職人風貌的作品:「鹽水人的一天」,並邀請獨樹一格的攝影家RENEE 現地創作。
RENEE 和這群鹽水人實在太搭,因為,她也是完全的職人。RENEE 認為在拍出令人感動的照片之前,必須做真實的自己,而且是攝影者和被攝者雙向的真實。她回想自己拍到好照片時都不曾讓對方「演出」,「我自己也要開心,被拍的人才會開心啊!」
這群鹽水人有多開心?攝影作品為證。
鹽水橋頭・打鐵男兒們站崗兩世紀
泉利打鐵舖
店主:李一男
年齡:78歲
職人年資:鐵舖已近兩百年歷史,第五代李一男則是14、15歲起打鐵至今
從鹽水興南橋趨近橋南老街,沒有例外,皆能遇到位於街口第一間之打鐵舖的現任主人李一男,老一輩鹽水人暱稱他「打鐵仔男」。他手上也總有一把鐵件在忙,那標誌性的斗笠亦未曾脫下。初訪遊人覺得傳奇,現下竟還有如此風火的打鐵舖。鹽水老鄉或熟客則見了安心:「您仍在!」
事實上,「泉利」已經「在」近兩百年了,李一男則是第五代傳人。農業社會需要各式鐵件協助耕作,打鐵舖生意旺不稀奇。但「泉利」今日依然有新客,選購款式眾多的烹調刀具與偏玩賞用的摺疊刀。客製化亦可,我就在這兒遇過一位外地人,特別來和老闆討論如何訂製一把最適合挖普洱茶餅的小刀。
產品之外,李一男同是此舖關鍵。他才是主要接待遊客者,店中大小事全記得清清楚楚。包括他們的好刀如何裹著鋼片燒製、曾有哪些知名客人、又有哪些媒體採訪過他。
唯獨有一口秘密之井,他無法告訴外人它在鹽水哪兒。原來,民間習俗向來認為端午節的「午時水」最為潔淨,因此也非常適合用於打磨鐵件。所以「泉 利」每年農曆五月五都會取好大量午時 水備用,以添鐵器光彩。
這一次再訪打鐵舖, 我覺得本就童顏的李一男更「少年」了。活潑的攝影師RENEE與他互動好一陣子—有點兒像「老萊子娛親」—之後,原本比較緊張的拍照姿勢也放鬆了下來,留下逗趣畫面,更是「打鐵『仔男』」了!
八角樓前三代姻緣冰傳情
銀鋒冰菓室
老闆娘:葉美香
年齡:63歲
職人年資:冰菓室由葉美香的奶奶開設,她從小學起即開始幫忙賣冰
「銀鋒」很好找,鹽水地標古蹟「八角樓」前即是。這冰店正由此樓主人—葉氏家族後代經營。約1951年,纏足的葉家媳婦之一柯鎷銠開張此店。最常陪著她的孫女葉美香(人稱「阿香姊」)兒時即跟前跟後和阿嬤一起賣冰,如今她仍在顧店。
阿香姊戲稱,她是細漢時給哥哥「拐」才會一直賣涼水。從前都是以煎匙手工攪冰,其兄對小學四、五年級的小阿香說:「妳攪的冰最好吃!」受到稱讚、但還搆不到櫃台的她好強地說:「椅子給我拿來,我來攪!」從此變職業的了。
每日正午起,包括冬天,她都會穿著雨鞋到冰菓室坐鎮。最常見的動作是快切西瓜,接著打出一杯杯招牌西瓜汁。
這果汁是葉家獨創口味:摻了點檸檬,並加上一球牛奶冰。在早期冰品樣式不多的年代還真時髦,到現在也依然特殊。
另一招牌產品是紅豆牛奶月見冰。葉奶奶將當年珍貴的雞蛋,生的,打在雪花冰中央,再配上自家熬煮的紅豆,冰品成了補品。從前能坐坐的店家不多,加上產品新鮮,「銀鋒」成了鹽水一帶 的相親名店,這冰也因此別號為「姻緣冰」。
從小看人到大的阿香姊,幾乎能一眼辨識一場相親是否成功。傳統相親除了男女主角總有親友做陪,常常一桌十人左右,如果場面維持在喝著便宜的黑松汽水,大概就沒戲唱。如果有人喊聲: 「老闆,再來十碗最貴的紅豆牛奶月見冰!」那就準備要辦婚禮囉。現在沒這 些活動了,但冰店可屹立原地。不過這幾年阿香姊偶爾遊山玩水去也,是眾友的開心果領隊,但她只承認是「散型(台語)職業工會」會長喔。
鹽水意麵・家族呵護綿延不斷
范楠意麵
主持人:范榮楠、范張碧夫婦
年齡:七十八歲
職人年資:麵廠創於一九五七年,張碧 二十二歲嫁入張家即與夫婿協力製麵至今
「鹽水意麵」與在台南市市區普遍嚐到的意麵就是不一樣。鹽水老牌的「范楠」意麵廠老闆娘范張碧親自打開一個大冰桶,裡頭全是艷黃的鴨蛋仁,這些新鮮鴨蛋將加入製麵機,台南意麵加的 則是比鴨蛋水份多的雞蛋。怪不得「鹽水意麵」顏色更黃一些、口感也更韌一 些。范張碧的夫婿范榮楠,六十多年前拜師習得這款特殊的福州式製麵法。張 碧小姐嫁給先生之後就開始幫忙做麵, 兩人直到今日仍親自打理麵廠大小事,除了天氣不好時。范張碧以漁夫的工作來比喻自家的活兒:「完全看天吃飯!」
意麵切好之後得曬。就算和麵粉等工序偶有機器輔助,將一盤一盤意麵搬來搬去、曬太陽或收起來的動作就是得人為,就算他們已經蓋了透明曬麵棚。將麵條分成麵糰鋪在竹簍上的前置作業, 「范楠」也仍手工,產品供應著當地「阿桐意麵」等使用或零售。「只要活著,我就會繼續做意麵。」范張碧說。
「所以我的孩子不想再做意麵,都去讀書了。」但范張碧提起心愛的孩子笑得最開懷,她的子女個個是學霸,有教授、營養師等,女婿也是醫生。「范楠」注重衛生細節,多少也是這群第二代協助爸媽把關,例如在棚內曬意麵除了防雨,還可防灰塵、鳥糞等。范家一家人堅持:「吃進嘴裡的東西不能馬虎!」
為了讓「鹽水意麵」煮後也維持品質, 她一再叮嚀:「麵只要煮到八分熟喔, 再將分開先煮好的料一起悶煮一下。這時候可以先擺好碗筷、呼喚家人來食,大家就座了再開鍋蓋,口感剛剛好。」 她也正等著過年時兒孫輩回鄉,親手再現這過程呢!
蜂炮發源地・多元發光發熱
武廟
管理人:林益仁
年齡:76歲
職人年資:武廟創建於1668年,林益仁二十來歲開始在此當志工,後擔任管理人,至今28年
鹽水蜂炮:每年元宵,武廟中供奉的關聖帝君神像會出巡,信眾並隨神轎一路燃放鞭炮至天明。後來串串鞭炮約在40年前演變為座座炮城,由各商號自製、奉獻,等在門口。當神轎蒞臨時即點燃、炸開,象徵除壞運。而鹽水蜂炮對當代遊客而言,則是單純的嘉年華了。
武廟現任管理人林益仁說,炸鞭炮有實際功效的。清光緒年間、約1885年起,瘟疫肆虐鹽水,當時醫藥不發達,居民因此祈求武廟舉辦繞境解厄。鞭炮中的硫磺確實具消毒作用,疫情還真舒緩許多。放蜂炮因此成為鹽水習俗。
林益仁覺得讓更多人知道這儀式,更能認識鹽水與武廟呢。只是安全要第一。他這幾年更積極向海內外宣揚蜂炮精神,彷彿關聖帝君的傳教士。但林益仁最後坦白:他其實是天主教友,鹽水天主堂歷屆神父他都很熟。鹽水傳奇再添一則。(文章未完待續)
請繼續閱讀:攝影|「月津港燈節」安可作品—— 鹽水人的一天(下)
(本文出自《安可人生》雜誌第11期【透過學習,開啟更多可能】,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欲轉載請來信至:ankeedito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