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金控、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與工商時報日前合辦「2018樂齡安養趨勢論壇」,合庫金控暨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總經理陳美足即就其多年豐富實務經驗,與現場熟齡觀眾分享理財須知。
熟齡理財四步驟
陳美足認為,熟齡理財有四個步驟、五個須知,以及六個Apps(本文將談及前二者)。其中,熟齡理財四步驟為「設想退休生活」,不同生活樣貌如粗茶淡飯、錦衣玉食或四處旅遊等,需要不同的財務基礎,再來為「盤點現有資產」掌握財務狀況,接著是「計算退休金」,算出現有退休金與理想生活退休金的差距,再以「安穩的投資」來補足差距或壯大資產。
在「計算退休金」方面,陳美足建議熟齡族可參考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教授William Bengen於1994年提出的「4%法則」,意即把退休後每年花費控制在全部退休金的4%內,就能確保未來30年花費無虞。
因此,只要估算出退休後每月預計花費,就能推算出退休金總額。假設退休後每月預計花費為5萬元,一年所需花費為60萬元(5萬元*12個月),60萬元為全部退休金的4%,全部退休金則為1500萬元。(60萬÷4%=1500萬)
熟齡理財五須知
陳美足指出,熟齡理財五須知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退休生活型態」屬於以衣和食為主的傳統型,或是以育和樂為主的新世代型,或是以住和行為主的從眾型,或者兼顧食、衣、住、行、育、樂的均衡型,掌握各項生活開銷的占比。
第二步從個人延伸到家庭,陳美足建議,可參考「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 將家庭資產分為四部分,第一是「要花的錢」,為3到6個月的短期消費,占整體家庭收入的10%;第二是「保命的錢」,如保險等,以防意外、傷殘等緊急狀況,占整體家庭收入的20%;第三是「生息的錢」,用於投資股票、基金、房產等,創造家庭未來收益,占整體家庭收入的30%;第四是「保值的錢」,用於信託、債券等,作為子女教育與未來養老之用,占整體家庭收入的40%。
第三步則是「加強對金融商品的認知」,了解自己有意購入或已持有商品的特性,不宜重壓或單壓特定金融商品。
第四步是「了解風險與報酬的關係」,風險高、通常報酬也高,風險低、報酬也低。其中,風險低、報酬低的金融商品有定存、儲蓄險和公債,風險高、報酬高的金融商品有期貨和選擇權,風險介於前兩者間、但同樣與報酬成正相關的金融商品則有股票、ETF、基金、黃金、不動產、年金險、投資型保險、公司債、債券型基金等。
第五步則是「即早開始投資」,假設預計65歲退休時要存到退休金1000萬元,若選取投資報酬率5%的標的,每月複利一次,從35歲開始存,每月只要投入11966元,但從50歲才開始,每月就要投入37257元,才能達到原本的退休金額度,故退休金宜趁早開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