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生中有多少子女的緣分,多半是無法計畫的。麥爾女士回頭想想,想要多子多孫的她,命運總是事與願違。年輕三十初時離異,並自己扶養女兒長大,麥爾女士直到四十出頭才遇見了可以託付終身的第二段感情。原本很想多生養幾個孩子,到了四十多歲才有伴,對她來說已經太晚。年輕時雖然有被子女環繞的夢想,但最終也就只有一個女兒。
六十五歲退休後,體力和精神健朗,便開始期待女兒和女婿能夠為她帶來一個小生命。如果是一個女孩更好,她想像著可以為孫女織毛衣、做布娃娃,像是自己與女兒情感的延續。女兒和女婿也有家庭計畫,希望可以在媽媽精神體力好時,增加家庭成員,互相協助,享受天倫之樂。婚後幾年都沒有好消息,麥爾女士的女兒安妮也尋求醫學上的協助。但一次又一次的受孕失敗也衝擊著這這對母女的情感,安妮內心的焦慮和挫敗激起的情緒都需要時間來平復。對於新生命的期待和努力,考驗著這家人如何一起生活下去。
這樣的家庭故事,在文字之外,還飽含著淚水、辛酸與無數不足為外人道矣的心路歷程。這是心理分析師凱特雷女士輔導過的個案,母親期望著多子多孫的家庭生活,而將希望寄託在女兒身上;女兒也盡力為母親完成心願,卻力不從心。
這一對母女在諮商中解開了他們在相依為命的日子裡為彼此付出的責任心,凱特雷女士說:「生命裡本來就有無可預測的起落,願望與期待無法被完全滿足的時刻就是要學習接受。孩子出生來世上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願望,變動中的社會因素和子女本身對家庭的想法,當事人之外的人都必須試著理解和接受。」麥爾女士首先放下了升格當祖母的心願,也讓女兒從責任中解脫。彼此對新生命的寄望減少,原本的壓力慢慢釋放掉了,可以活得自在一些。
不孕症的家庭和不願生孩子的家庭增加,的確使得許多銀髮朋友抱孫的希望落空。但社會在開放的腳步中,尊重個人意願的態度也在提升,家庭應該是什麼模樣,現在也有了各式各樣的看法,沒有子孫的社會壓力也相對減輕。家庭是每一個人最早體驗人際關係的地方,也是最多愛、關懷、責任、期待、牽絆互相交融的群體。在交融之中也不免產生心理的糾結,正正反反的作用力隨著時間加深,唯有直視自己的內心,才能找到掙脫的解藥。
延伸閱讀
加入安可人生LINE,熱愛熟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