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林博楷,場地提供=國家兩廳院 表演藝術圖書館
2013年的熱門韓劇《聽見你的聲音》,講述的是男主角朴修夏(李鍾碩飾)是個擁有讀心術的超能力少年,他能夠聽到人們內心所想、未說出口的「心聲」。
而從事「聲音詮釋指導」、擁有「聲心修繕師」稱號的魏世芬老師,也擁有一種「聽聲辨人」的能力,不能稱是超能力,而是我們每個人的聲音乘載了我們的生命經歷,對聲音特別敏感的魏世芬,常常能從聲音透露出的蛛絲馬跡,發掘出更多背後的故事。
「聲音詮釋指導」,是一般人較少遇過或聽聞的工作,魏世芬早期較多是協助演員、歌手、表演工作者去詮釋角色所需要的聲音表現;而後包括企業家、演講者或一般素人,都找上了她;近年她也帶領國家兩廳院的玩聲工作坊,教導熟齡學員透過聲音進一步發現和找到自己。
魏世芬從小的夢想就是當音樂家、聲樂家,她知道自己熱愛唱歌,也如願考上了音樂系主修聲樂,卻因為過度和不當的練習,讓聲帶受傷長繭,而不得不放棄聲樂家之路,轉而到美國進修聲音詮釋指導,意外開拓出了另一條道路,雖隱身至幕後,卻幫助更多人正確運用聲音「好好說話」。
每個人的聲音都是獨一無二的
如同每個人都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存在般,我們的聲音也是獨一無二的。
追究其原因,原來影響一個人的聲音表現的背後因素、變數眾多。魏世芬在最新出版的《發聲什麼事?》一書裡詳述了決定嗓音的生理架構,原來臉型、骨架、齒列、舌頭都有影響,而臉型其實就關乎到聲音的共鳴空間。
魏世芬形容我們從吸換氣一路到發出聲音的歷程猶如一條水管通道,從胸腔一路經過喉嚨再到口腔,這條水管通路若發生任何狀況,都會影響到聲音表現。情緒緊張時,身體的緊蹦便會造成水管的壓縮,出來的聲音便和平常不同。
除了生理結構,後天的經歷、個性和健康狀態等,也會形塑出不同的聲音。一般人難辨雙胞胎相似的聲音,魏世芬卻能聽出端倪,甚至將對方可能從事的職業、工作狀態和個性、健康狀態等一併分析出來,讓旁人大呼驚奇,而這也源於以上種種因素都會影響到聲音的表現。
你的聲音不只是「聲音」
在協助表演工作者詮釋角色時,魏世芬會陪著演員一起做功課,了解不同角色背後的性格、生長背景、心理狀態,從內而外塑造出不同的聲音。魏世芬表示:「每個聲音的紋路與質地都有它的生成脈絡。每一個聲音,都是一個人一生所有過去與現在的加總。」
在上樂齡課程時,除了發聲的技巧原理之外,她更著重在讓學員們透過上課的機會整理過往生命故事。她觀察到樂齡學員們的口語表達相對委婉,「他們習慣講漂亮的話,希望自己說出來的話語都是善的、美的。」但也有可能因此壓抑了內心某些真實的想法和感受,魏世芬會關上燈、放輕音樂,讓學員在安全舒適的氛圍下鬆綁自我。「我要對40歲的我說:『妳為什麼要結婚?妳是頭殼壞掉了嗎?』」、「妳要記得有非常非常多的人愛妳,不要隨便發脾氣。」課堂上學員一一「解放」,可能是和解、是鼓勵,是放下,難怪她會被稱為「聲心修繕師」。
善用聲音,表達自我
音質看似天生,其實也跟後天的使用習慣有關。雖然多數人的聲音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較年輕時低沉,但也有保養之道和心境影響。魏世芬遇過幾位高齡老奶奶的聲音如少女般甜美,好似反璞歸真,除了聲帶保養得當,和當時心境也有關係。關於聲音的保養和使用,她建議:第一個層次是不要過度使用,不要讓它啞或累;第二個層次才是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角色。
一般人雖然毋需像演員們飾演不同角色,但現實生活中已經在扮演多樣角色,可能為人妻、為人母,在職場身為主管,抑或是常會有上台報告、演講的需求。現今podcast(播客)當道,也許還是位podcaster(播客錄製者)。聲音表現已經隨著不同角色、要傳遞的不同內容、要達到的不同目的而變化著。懂得為聲音化妝,更能有效溝通。因此對於上門「求診」者,魏世芬總會先問:「你想要做什麼?」先了解需求為何,才能「對症下藥」。餐飲服務業者也會請魏世芬來幫員工做教育訓練。
來找魏世芬「問診者」,許多都是對自己原本的聲音不滿意,魏世芬會開出各式聲音藥單,包括:鬆開上下顎、放鬆脖子、調整運氣、調整走路姿勢等。但其實聲音沒有好壞、美醜之分,魏世芬觀察聲音還有不同的時代美感,曾經有段時期崇尚字正腔圓、富抑揚頓挫;而現今則流行自然派,低沉沙啞也有自己的美感。魏世芬說當年赴美進修之後,才發現聲音的美有很多種可能,開始懂得欣賞每一種聲音的獨特,
「每個聲音背後都有個充滿故事的靈魂,聲音就是靈魂誠實的展現。」魏世芬在48歲時找到自己最平和柔軟的聲音,聲音所乘載的內容亦是關鍵,乘著聲音的翅膀,好好說話,療癒自己也溫暖他人。
採訪後記:訪談結束後,忍不住和聲音導師魏世芬請教講話、發聲的問題。也聊到年齡和聲音的關係,沒料到自己的出生年次一猜就被猜中,老師果然具有聽聲辨人的神力。
延伸閱讀
為什麼聲音越來越沙啞難聽?聲音教練魏世芬教妳六大日常聲帶保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