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O F I L E 人物介紹
楊錦聰
1960 年生,出生於新竹市香山區,風潮音樂的創辦人暨總經理,同時也是音樂創作者。國立交通大學運輸與工程管理系畢業。1988 年成立風潮音樂,1995 年成立風潮音樂美國分公司,至今共獲得53 座金曲獎,6次獲得葛萊美獎入圍肯定,成為華人音樂的傳奇品牌。今年下半年發行第二張個人創作精選《陸拾•拾陸》,收錄近20 年來的創作作品,也是給自己60 歲的禮物。
五十八歲,人生第一次站上了衝浪板;同年,完成了人生第一場鐵人三項比賽;五十九歲,開始接觸拳擊,成為教練遇過的「最年長學生」;六十歲,開始學習芭蕾,成為班上唯一的男性學員。這是今年邁入耳順之年的風潮音樂創辦人楊錦聰近幾年的狂想實踐。受訪時,穿著T恤、牛仔褲一派清爽自在的楊錦聰,衣袖下面隱約透出結實臂膀,早已不是學生時代的文弱書生模樣,回溯人生的轉彎要從二十年前說起。

楊錦聰在澳洲拜倫灣學習衝浪。(圖片提供/風潮音樂)
人生四十,踏上重生之旅
當時四十歲的楊錦聰,正值事業巔峰,引進加拿大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狼》專輯,掀起台灣環保音樂風潮,出版台灣首張原創大自然音樂《森林狂想曲》,引領台灣民眾感受自然音樂的美好。但伴隨著事業成功、組織成長而來的是,日積月累的壓力和惶惶不安,站得越高就怕跌得越深。
想起當年為了支持自己的音樂創業, 父親抵押祖厝和田地,兄弟三人全都辭掉工作加入風潮一起打拚,楊錦聰更加覺得這個籃子摔不得,雞蛋都在這裡了。為了管理不斷茁壯的組織,楊錦聰去學卡內基、上領導人訓練課程,但內心的焦慮並未澆熄。因緣際會下,朋友邀他一起去印度靈修,「那時真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當時沒料到踏上這趟未知旅程,從此改變了他的下半場人生。
在印度,楊錦聰認識了「蘇菲旋轉」,「看到那群人在旋轉,我眼淚就掉了下來,他們臉部的表情非常柔軟、放鬆,雖然人在旋轉,但我看到了那一份寧靜。」爾後,楊錦聰開始學習、探索蘇菲旋轉,這一轉就轉了十七年,至今,已成了他既是靈修亦是運動的每日習慣。
楊錦聰頭一回練習旋轉,轉了一圈便跌倒,轉了一年之後才克服了暈眩,從此轉再久也不暈,最高紀錄曾經連轉兩個多小時才停下來。外人可能不理解這個源自八百年前土耳其的活動,但楊錦聰卻從旋轉中找到了自己內心的平靜和內在的力量。他以颱風做比喻,就像颱風眼籠罩的地區總是晴朗無雲,旋轉時自身也有個不動的軸心。奇妙的是,旋轉時,一些煩惱憂愁的念頭若浮出,隨即便像是被自身旋轉的扇片打落般倏忽飄走,無法附身。楊錦聰當下感覺自己如鷹如鳥般在天空中自由飛翔。「你要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因為渴望,楊錦聰願意花一年的時間經歷暈眩的恐懼和不舒服,但蘇菲旋轉也為他帶來了一輩子的禮物。
他就此踏上了內在探索的重生學習之旅,「人一輩子都應該自我學習、自我成長、自我教育。」從印度開始,土耳其、紐西蘭、墨西哥、義大利,楊錦聰把世界當學校,將自己放進各地的教室裡,從中挖掘真正能感動自己內心、讓自己渴望的活動。

風潮音樂至今已獲得53座金曲獎肯定。(攝影/張紀詮)
中年之後,楊錦聰的生活不再是單行道,不再只有風潮音樂。他推論若當年少了這個彎,也許過不了那個關。也許跟多數人一樣做到六十多歲退休,但絕不會是現在的楊錦聰。現在的他,決定要帶領風潮迎向六十週年,到那時他已經是八十八歲了。
「我八十歲的時候,要站在伸展台上,腳步輕盈地走著,享受旁人的目光和掌聲,最重要的是我自己的感覺,I feel good !」楊錦聰已經能想像自己八十歲的樣子,猶如大陸高齡男模王德順般走在伸展台上,他笑說:我的狀態可以更好! (完整文章,請見《安可人生》雜誌第20期/8月號)
《安可人生》雜誌第20期─ 社交處方箋
全省各大書店、網路書店均有販售
誠品:https://eslite.me/THNWB
金石堂:https://pse.is/TP6DN
博客來:https://pse.is/TPJ48
讀冊:https://pse.is/TEYE8
延伸閱讀
Anke 人物|簡清泉 68歲開始練騎單車 72歲完成單車環遊世界
Anke 人物 | 肌力是自由的能力 樂活大叔施昇輝花三個月重訓擺脫五十肩
Anke人物 | 台灣收藏界痴人林于昉 我的藏品就是一部台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