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謝彤
每當垃圾車繞進巷子裡,長照據點的一位80幾歲的阿嬤提著垃圾袋,用年輕人的方式向我打招呼。那天見面,她興奮地說:「早上有個老師,要我們猜蔬菜長在上面還是長在下面?我跟你說……長在中間的蔬菜,我猜中了哦!那就是玉米嘛!」原來,長輩們早上聽了這本故事《上面和下面》,很神奇,短短時間,故事就這樣傳播出去了,像陣溫暖的風,從志工嘴裡說出去,又透過可愛的長輩,傳回我們的耳中。
於106年起,社團法人高雄市故事媽媽協會承辦了家庭照顧者服務方案,為了更了解家庭照顧者的心路歷程,建立良好服務關係,協會選擇運用自身的特色──「說故事」來接觸所謂的「被照顧者」,招募志工團隊進入高雄市鳳山區日間照顧中心,透過故事與長輩互動。
對一直為在兒少領域服務的志工媽媽們來說,轉移目標為熟齡族說故事,是一項全新的挑戰。「為長輩說故事」與「為孩子說故事」相比,確實有差距,長輩的生命經驗通常比志工們豐富,他們並不像幼兒需要基礎知識。因此在一開始,這個方案讓許多資深的故事媽媽卻步,諸如「我不會說台語怎麼辦?」「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與老人家互動,擔心他們不喜歡我。」「我不知道要選什麼故事……」等等的擔心。為了陪伴志工團隊建立信心與能力,邀請督導蔡和蓁老師設計一連串的培力課程,舉凡同理心訓練、自我成長團體等,慢慢將志工凝聚,也願意更進一步去學習。
那麼該如何選書?如何安排故事活動的流程呢?
108年,邀請到後青春繪本館的主編─盧怡方老師為志工團隊設計熟齡繪本師資培訓,協助志工團隊了解熟齡繪本設計教案,並與承辦巷弄長照據點的高雄市老人健康照護協會合作,安排實地示範與實習,讓學員們理論與實務技能兼備。(延伸閱讀:後青春繪本館|用繪本陪伴長者,高雄說故事媽媽點燃暖流火種)
接著「樂讀花甲讀書會」成立了,由幾位學員共同主持,每一次聚會,帶領者分享一本想要帶領的繪本以及延伸活動,邀請同桌互相腦力激盪,大家分享要帶什麼延伸活動、該唱什麼老歌,也回饋實際帶領的現場狀況,像是繪本的研討會一樣,讓下一次的故事活動可以愈來愈精進。
需要陪伴與關懷的長輩,並非遠在天邊,也不是深居機構內,不需要什麼特殊的證照與資格,才能夠接觸他們,長輩其實就在生活周遭,就住在巷口,出門就能見到。過往我們可能只是透過鄰里間的閒聊,關心這些長輩,但有了故事,我們就多了一個柔軟的選擇,可以用故事牽起我們與長輩的緣分。
故事志工團的夥伴常常感嘆,每當進入長輩的單位說故事,都覺得學習良多,為了準備這些故事活動,大家都會很努力地做功課;而且當實際講故事的時候,從長輩身上得到的回饋,更是受用無窮。
「說故事是一個送禮的行為」這是高雄市故事媽媽協會一直秉持的理念,也是我們去到故事現場,最期待的一件事,因為我們知道,所謂送禮,不只是我們將故事送給台下的小朋友大朋友,更多時候,是我們獲得他們所贈與的生命禮物。
※若您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加入【後青春繪本館】臉書社團,一起交流熟齡繪本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9396606797894/
作者/謝彤 社工師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畢業。 於社團法人高雄市故事媽媽協會服務4年餘,辦理新住民婦女培力、社區長輩故事活動、家庭照顧者成長團體、親子故事團體等方案。參與志工培力管理、故事初階/進階培訓課程規劃等業務。
延伸閱讀: